第151章 弥天与黄天(5K合章) (第2/3页)
他完全不懂道法,纯靠胡诌乱编,但有太平道这套模板在前,便是瞎编也是有几分样子的。
张举张纯二人很快便成为了胡人眼中的救世主,并快速聚合了大量胡人,远在辽东的各属国杂胡也都听闻了弥天之名。
渔阳张家,也飞快的成为了真正的豪阀。
……
刘备到底还是小看了大汉官员。
他的计划原本执行得很顺利。
说服张纯与公孙纪相斗,这是驱虎吞狼。
让张纯带着汉人族兵来见宗员,并和丘力居的大部队同去辽西,这是调虎离山。
士仁与张纯交易粮食,使张纯将昌平青壮用来运粮,这是瞒天过海。
让鲜于辅带渔阳乌桓劫粮劫人,并趁张家族兵被张纯带走,让田豫带路,派关羽、张郃攻破两个矿区释放矿奴,丘力居得知张家矿山出乱,便会见好就收退回塞外,这是釜底抽薪。
张飞带甲骑‘增援’张纯,实则将张纯掳自辽西的青壮与粮草带走,使张纯断粮,这是顺手牵羊。
随后,刘备调度各部队断张纯归路,用鲜于辅劫的粮食供养部队和矿奴,在无终、雍奴两地以掳掠民壮的罪名追讨张纯,这是以逸待劳,关门捉贼。
让牵招这个唯一的护乌桓校尉部正规军,打着护乌桓中郎将的旗号和名义,带队清理广阳郡那些曾经投奔郭勋的家族,取其粮食供应军需,并腾出田地庄园准备接收从张纯那里弄来的青壮——这是连环计的开端,也是连环计的结尾。
这连环计安排得明明白白,粮、人、兵、势、地全都各有用途,本来没给张纯任何选择的余地。
看起来像是很复杂,但实际上每个人的任务都只有一项,而且全都在其能力范围之内,操作起来也不难。
即便哪儿出了意外,有刘备本人作为预备队,也能随时弥补。
事实上也只在去雍奴县接田豫母亲的时候,张纯掳了雍奴县外老弱,并强迫老弱阻碍刘备大军,这才带族兵逃回了渔阳。
但此时张家大势已去,失去了乌桓人的帮助,又失去了矿场和奴仆,张家覆灭本近在眼前。
可这时候,两个原本与此事无关的官员却跳了出来,将大好的局面给搅黄了。
右北平太守刘政,以及新任护乌桓校尉公綦稠。
刘政要搞事情,刘备倒是可以理解——刘政和公孙家族关系不错,曾有不少交易,濡水铜矿之争也是因为刘政把铜矿开采权卖给了公孙家,和张家算是对立的。
但问题是,在刘备假意和张纯合作的时候,刘政没跳出来;在公孙家被张纯攻击的时候,他也没跳出来。
反倒是在刘备已经明确在对付张纯,并且逼得张纯无路可走的时候,刘政跳出来叫唤了。
而且一来就数了刘备不少罪状——蓄养死士杀官谋乱,私调乌桓劫掠,纵兵侵占右北平,残害广阳士族……
说真的,如果不考虑宗员的将令,那刘政所说的这些都确实是真的。
刘备确实养兵超额,也确实杀了郭勋;
让鲜于辅调动乌桓人劫掠张纯的粮食也是事实;
驱使鲜于辅、关羽张郃等带兵入右北平无终以及矿区,这也确实能算是侵占别郡;
除掉依附于郭勋的广阳豪族,也确实算是残害士族……
但问题是,这一切都是基于牵招持着宗员的旗帜,刘备是在护乌桓中郎将的讨逆将令之下做的。
本来刘政数出的这些罪状掀不起风浪,他一个右北平的太守,可没资格管广阳的长史。
但没想到,新冒出来个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居然也用了同样的说辞,而且还额外加了一条——说刘备挟持宗员,认定刘备持有的军令都是乱命。
右北平太守怎么说无所谓,但如果护乌桓校尉也这么说,那就形成呼应了。
公綦稠一来就用军令压牵招,逼迫牵招攻击刘备,这也是釜底抽薪,顺带还有围魏救赵。
按职权,公綦稠是牵招的直属上级,也是宗员这个护乌桓中郎将原本应该指定的直接领军者——如果宗员不理会公綦稠,那在旁人眼里就确实像是被挟持了。
牵招不得不离职,带邹靖的部曲去了安平老家,避免部队落到公綦稠手里,顺带也守着垂危的父亲。牵招受刘备举荐后,家境好了,请了不少人照料,倒是使得他父亲多撑了几年,但眼下也快撑不下去了。
而此时宗员也只能召回刘备,打算居中调解,否则他就得落个昏聩无能、受歹人挟持乱命祸国之类的名声。
大部队没了,刘备要安置矿奴和雍奴老弱,没法再追击张纯,也没了讨逆的名义。
而公綦稠压根没接受什么调解,他根本就不敢见刘备,跑去了右北平和刘政一起接收矿山去了……
——很显然,他怕刘备。
他怕自己落得和郭勋一样的下场。
他也知道刘备干得出来。
或许正是因为他和刘政都怕,所以他们才会同时举告刘备。
而且,刘政甚至还告到了卢植那里,说宗员被刘备劫持,祸乱幽州,请卢植约束。
若只是和公綦稠以及刘政扯皮,刘备虽说不能追击张纯,但也不怕落罪,所以刘备仍在安置矿奴。
但不久后,卢植似乎真的信了刘政的举告,派了使者持节来到蓟县,勒令宗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