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7章 何大将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57章 何大将军 (第3/3页)

若是换个人,大概早就看出天子的警告与放弃之意了。

    可何进偏偏就没看出来。

    他甚至都没看出郭典的檄文是什么意思,只觉得郭典此人数典忘宗……

    而且,就在他准备动身离开雒阳之前,又听了些蛊惑。

    “大将军真欲将此附逆之贼带往汝阳?”

    袁绍摇着头问何进:“大将军难道此刻尚不知天子心意?”

    “本初所言何意?”

    何进是真不懂。

    “郭典叛逆投贼,天子怎会真心封侯?所谓封侯,不过是为彰其赎回安平王之名,给个说法罢了……”

    袁绍一脸正气的说着:“大将军,您想想,天子怎会让附逆之人得享封邑?”

    “倒也是……但诏令已下,天子金口玉言,总不能……”

    何进想想觉得也对,天子怎么会让反贼封侯呢?只是领了诏令却必须办事……

    “如今张角为祸,若大将军挟郭典家人以孝义相逼,或许能令郭典刺杀张角!此事若成,便是救天下之大功啊……”

    “若能,则郭典为天下表率,大将军便送其族人就封,以彰其勇烈;若不能,那郭典便是贼,大将军便杀其族人立威,以免天下人从贼附逆。”

    袁绍抬手指了指诏书:“这才是天子本意啊,天子不能做此挟人威逼之事,所以才让大将军操劳……便如之前杀封胥、徐奉,天子受此二人多年侍奉,多少有些感情,所以便只能由大将军下手。大将军杀阉宦取其财货解天子困顿,不仅得了万民称颂,还得了县侯之爵……大将军当明白天子心意的。”

    “竟是如此!难怪总觉得天子与吾不亲……实是驽钝,若不是本初相告,何遂高却不知解天子之忧!”

    何进恍然大悟,是啊,自己一直奉命行事,但天子总是和自己不亲。

    反倒是之前自作主张办了马元义大案,立刻就封了侯!

    这就是自己不懂得揣摩天子心意啊……

    何进很是欣赏的看着袁绍:“吾当为本初举高第也!驱郭典杀张角,正是灭贼之计!”

    袁绍其实只是想让何进胁迫郭典的家人不放罢了……

    只要郭典的家人不落到汝阳地面上,那就算是解决了袁家一半的问题。

    而另一半……

    自然有何大将军顶锅。

    ……

    其实郭典是不可能刺杀张角的。

    郭典心里很清楚,他必须对天子有用,家人才能活,他若是没用了,家人就死定了。

    除了天子,谁都不会杀他的家人,因为谁对郭典家人下手,谁就是檄文里的豪右。

    怎么样才能对天子有用,这便是刘备让他入广宗之前给他的告诫。

    郭典的檄文当然也有刘备的指点,刘备是想帮天子一把,免得天子被豪右彻底压制。

    刘备知道,如果不把黄巾从造反改成清君侧,那就没人能阻止袁家取得最大的胜果了。

    卢植尚且摇摆不定,其他将军又会如何?

    顶天了与卢植一样……

    但实际上都没人能做到和卢植一样,卢植就已经是道德水平顶尖的士人了。

    领军将领皆是士族,朝廷军队离开雒阳后根本不受天子控制,但如果黄巾仍是以‘造反’为宗旨,那朝廷就必须一直剿灭。

    最终结果无非是朝廷无兵可用,豪族‘义军’四起,中央衰弱,军阀割据——这是刘备知道的即将发生的事实。

    而这个局面,只对袁家有利,对所有人都不利……

    因为能提前举‘义军’剿黄巾的军阀,必然都是那些提前知道会天下大乱的州郡官员,而这种早有准备的官员,几乎全都出自袁氏门下。

    毕竟这事的根源就出自他们以粮食胁迫天子,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后果,甚至还帮张角布置了一番,使得黄巾必须和朝廷你死我活。

    造反是黄巾与天子互相消耗;而清君侧就会是黄巾与豪右之间消耗,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豪门坐大。

    但是,但是。

    刘备此时远在西河,还不知道何进搞的那些幺蛾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