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3章 都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3章 都督 (第2/3页)

“此事我来办就是了,伯安公签个辟他做决曹的文书便可。”

    刘备提着剑起身:“名士嘛,备已经办过好几个了,崔琰能做司马,崔林能做功曹,那陶丘洪难道就不能做个决曹?”

    ……

    陶丘洪字子林,他不姓陶,陶丘是复姓,是秦初宋国贵族为避祸以地名为姓。

    刘备对付陶丘洪的方式其实很简单。

    先以辱骂诬陷上官的罪名,随便抓了几个济南士人入狱——这不是冤狱,这些士人确实是骂了刘备和刘虞的,而且还说他俩“逼迫士族为奴”,这属于诬陷官员。

    辱骂官员当然是有罪的,只是汉代通常不以言语落罪,一般也就是斥责一顿罢了,所以士人们也不怕,个个都签押认了。

    但如果按照汉律,辱骂国相至少应该掌嘴后服劳役,若是涉及诬陷官员,那最少应判割舌流放。

    结果判书上个个都是“割舌流放南中”……

    得知济南士人入狱重判,陶丘洪赶紧登门来找刘虞。

    但刘虞出去了,留在官廨的是刘备。

    “刘都尉为何无故抓捕士人?是欲效阉宦之祸吗?听闻刘都尉派兵救援魏郡张奉,却并未援助同在邺县的郭氏,想来是与阉宦和黑山贼皆交情甚深……”

    陶丘洪见了刘备,言辞相当的不客气,上来就扣帽子。

    “张奉乃天子姻亲,我身为汉臣,怎能不救?那郭家难道也与天子有姻亲?该救郭家的是魏郡都尉,不是我这个甘陵都尉。”

    刘备斜眼看着陶丘洪,伸手指了指桌案上的简牍:“陶丘君此来是为了这些济南贼子吧?若是陶丘君非要攀诬我,便和这些贼子是一样的罪名,当行剜舌之刑……”

    “此残暴之刑,怎能加诸于士人身上?!”

    陶丘洪脸色难看:“此行与暴秦何异?!”

    嘴上没松劲儿,但确实没敢再说刘备了。

    “此刑乃汉律,若是陶丘君觉得不合适,正好国相准备征辟陶丘君为决曹……陶丘君可以担任决曹之后自己改判。”

    刘备看着陶丘洪皮笑肉不笑的说着:“国相今日出门,就是亲自去延请陶丘君的,却没想到陶丘君来了官廨……”

    “你抓捕吾友,就是为了逼我为吏?”

    陶丘洪皱着眉头问道。

    “也不能这么说……我是幽州粗人,只懂兵事,不懂司法。而国相守正持身,必须按律执法——若是按律,那就只能割他们的舌头了。”

    刘备倒是耐心解释道:“国相也觉得汉律此条或有些残酷,所以才请陶丘君为决曹,以求既守法又合理之判。”

    说完,刘备将几卷简牍递给陶丘洪。

    陶丘洪一卷卷看去,简牍上记载了那些济南士人犯下的罪名以及证据、证人,还有那些士人自己的招供签押——啥都不缺。

    真就是证据确凿,连当事人自己都认了罪的……

    “有罪确实该罚,但应治以善典,此决曹吾任职便是……”

    陶丘洪脸色缓下来,应下了决曹的职务。

    次日,几个入狱的济南士人被改判为役,但不是劳役,而是劝导役,也就是在郡内各地劝导流民分流。

    这事在甘陵其实并不需要用役,因为这是白垚的部队正在干的活儿。

    而且,与其说这是在判以罪名,还不如说这是在险要之地安插自己人……

    刘备也没管陶丘洪怎么判,反正第二天兵士们拿着判决书去监狱提人时,那判决文书上写的全都是“妖言惑众,以军法判斩。可缴绢减罪一等,以腐刑刺面流回原籍。”

    这是符合汉律的判罚,但比原本的判罚要重得多……

    济南士人恐慌无比,皆问为何刑如此重,为何骂几句人就要了命?

    提人的兵士都说,是新来的决曹陶丘洪改判的。

    甘陵的兵全都是刘备手下,甘陵县的县卒也全都是刘备从黄巾中募来的,当然是刘备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后续几天里,又有一些士人因‘为祸乡里’等罪被抓,陶丘洪继续轻判。

    但县卒提人的时候全是重判,而且基本都是斩、绞之类的死罪,也都能交钱减罪一等——减成腐刑流回原籍。

    随后,这些济南士人全都被阉割,并由张飞领兵将其发回济南,交还给了曹操。

    顺带着送过去的还有刘备的信,信上只有几句话——“孟德兄任职北部尉时严守律法,为何如今妖言惑众之贼却不以法治?此等贼人逃奔各地继续为害,今有决曹陶丘洪以汉律治之,请孟德兄严加监管,催其缴绢,莫再放此等贼人出外!”

    这其实是在告诉曹操,要怎么搞定这些所谓的名士。

    几天后,刘虞果然见到了异像——和刘备说的差不多,先是有白蛇绕柱,然后有紫烟绕梁……

    陶丘洪倒也没有明着说什么废立,而是给刘虞讲了高祖斩白蛇的故事。

    但刘虞没斩白蛇,而是骂了陶丘洪一顿,然后将其去职遣返平原。

    陶丘洪一直都不知道刘备做的手脚,他本以为那些济南士人是被放出去服劝导役了,待回到平原他才知道,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