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4章 举贼为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4章 举贼为官 (第1/3页)

    每个人都会鄙视那些背信弃义的鼠辈。

    但每个人都会遇到这种鼠辈。

    历史上的昭烈皇帝遇到过,遇到过很多次。

    曹操也遇到过很多次。

    孙权……算了,他会不会遇上不重要。

    地位越高,遇上鼠辈的概率也就越大,比如天子刘宏,他基本上都已经习惯了,甚至都不会因此抱怨。

    就在前不久,曹操同样遭遇了背刺。

    曹操解决了济南淫祀,赶走了诸多恶吏,搞了场大规模阉割活动,使得宵小皆畏之如虎。

    随后,曹操任用了一些清流士人为吏,屯田赈灾安置流民,将济南治理得水清河晏。

    但就在上个月,曹操被他辟用的那些“正直清流”联名举告,说他残害士族、大兴酷狱,以至“民不聊生、叛乱四起”。

    曹操因此丢了官,他在济南辛苦经营的一切都化为了乌有。

    当济南乌烟瘴气时,清流士人们便显得格外的‘清’,不仅容易扬名,而且想暗地里做点什么也很容易。

    当济南政通人和时……水至清则无鱼啊,曹操把济南搞得没了搞头,那人家当然就只能搞他。

    挡了别人的路,成了别人的障碍,那就必然是敌人,即便对其有恩也一样。

    并不是‘爱民’就能‘治民’的,‘民’可未必爱你。

    刘备也是一样。

    刘备所有的观念和意识都来自相对和平的现代,思维留有惯性,虽说行为举止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但之前依然在用现代人的观念看待问题。

    官或是贼,民或是匪,他都不会区别对待,也没有刻意去削弱分化盟友,总是希望秉承着互利原则实现共赢。

    这种观念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优点,刘备也因此从一介小贼走到了今天,有了如今的地位和前途。

    但这种观念,在这个年代是有局限的。

    因为现代人其实并不具备统治心态。

    很多人以为统治就是掌权掌钱掌兵力……这其实只是交易心态而已,是将纸面上的实力换算成了金额去进行交易评估,离统治还差得远。

    实施统治可不是做数学题,而是既要躬身入局置业布道,又要脱身站在高处引领人心。

    刘备的仁心与德行,都只是个人素养,是自身修为。

    若想真正广施仁德,是要建立在统治基础上的。

    没有统治心态,那就谈不上仁德之君,顶多算是个仁厚之人。

    刘备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也理解一部分人心,但在此之前刘备并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得人心’。

    首先那得是自己人,自己人的心才谈得上‘得’,外人的心怎么得?

    想让盟友不背叛,最好的方式是将盟友彻底纳入自己的统治,而不是指望盟友守信用。

    想让民众讲道义,最好的方式是让民众全都成为自己的追随者,依附自己而活。掌控其生死,约束其行为,形成一个必须讲道义的环境,而不是依靠合作或交易维持平衡。

    擅长交易可以成为豪商大贾,却无法真正的治国安邦。

    当今天子刘宏便是靠合作与交易在维持这个帝国,所以经常被人背刺,以至于这个帝国摇摇欲坠。

    现在刘备遭遇太行贼的背刺,其根源就在于此。

    人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的私心,再小的小人物,那也是个人,是人就有欲望。

    没有人可以全知全能,无名之辈的阴谋诡计照样能害天下豪杰。

    也不能指望小人物讲道义。

    小人物缺少的从来就不是智商……缺的是“道”。

    道义二字,何为道?

    道是公心,义是私行;道是理念,义是实施;道是规则,义是行为。

    讲义气的人很多,但讲道义的人却很少。

    也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私心,所以治理天下需要“教化万民”。

    这教化,并不是指教书育人,而是指让民众在私心之外,建立一个共同的‘公心’。

    所谓“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真正的意思其实就是用公心去约束人的私人欲望,这是在布道。

    这道,可以不高尚。

    可以是拥戴某个领袖,可以是拥护某个理念,可以是信仰某个宗教,也可以是律法严刑,或是强权强势,甚至掳掠强夺……

    这都是道,本质上都是为了同一件事——统治。

    教乃上施下效,化乃变育新生。

    施之以道,使人效仿,以至治下同心,这才是教化。

    如果只是布施恩泽展现德行,却没有让治下民众产生新生般的变化,那就是无道之治。

    治下民众会尊重这个有德之人,但却不会归心,只要有利益驱使,该反还得反。

    反倒是像太行左髭或黑山张燕那样,做贼统治数十万人,这反而是具备其道的——劫富济贫也是道。

    而曹操在济南,刘备在西河,既没有教也没有化。

    治下民众不知其道,也没能产生变化,虽说两人确实布施了德行,但这称不上统治。

    简单说,除了对其有大恩的、依附的,或是同生共死有深厚交情之人以外,没让其它人成为真正的自己人。

    既然不是自己人,只是客户,那背刺才是正常的,不背刺才不正常。

    当然,这也是乱世英雄必须过的坎。

    过得去,便有了龙魄。

    过不去,便只是鱼魂。

    刘备现在已经想明白了,他也不是那种放不下的人,得失都是寻常事,还不至于因西河的损失而心痛。

    发现问题,那就解决问题。

    人生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只是如今刘备手里可用的机动兵力只有几百,若要摆平三万太行贼重治西河,确实不太容易。

    太行贼目前并没有大举劫掠或出兵别处,只是取了刘备的库存粮食,正在西河打扫战场。

    张纯的部队大部分确实已被歼灭,少数正在逃窜,但不知道往哪儿逃了,左髭之前传的消息是假的,就是为了引刘备走废弃驰道。

    太行贼仍然在以左髭的名义行动,但左髭并没有出现在人前。

    王鸩的部队停留在涿县城西大约十里的位置——就是以前十里亭的位置,虽说此时已经没了人,但马场和屋舍还在。

    算算时间,只需到了七月底,西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