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3章 西州豪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03章 西州豪杰 (第1/3页)

    中平三年(186年)十一月。

    破虏将军董卓与左中郎将刘备合领五万人马进击凉州。

    大军兵分四路,但目的地都是同一处——凉州金城郡。

    按计划,董卓领主力部队三万,沿渭水向西,先入陇西襄武、临洮等县,随后走狄道向北进攻金城。

    董卓故乡就在临洮,无论是人面还是地形都极为熟悉,他会先收复陇西,控制陇道,然后集所有力量一举平定盘踞于金城的叛军。

    刘备则不进陇西,而是带本部精兵以及三辅各部郡兵共计一万余人进驻天水,控制冀县、上邽两地,保障大军粮道。

    待董卓收复陇西控制陇道后,刘备便将从南安獂道向北进击金城,形成夹击之势。

    屯骑校尉鲍鸿、步兵校尉毌丘毅等人为侧翼偏师,从北边安定郡走六盘山小路进军,在支援大军的同时防止羌人复乱。

    这是很严谨的作战方式,先守住交通要道,不给敌人出奇谋的机会,再不断挤压敌军活动空间寻求正面决战。

    几路人马各司其职,最终将合围于金城郡榆中县。

    这是以正战破敌,堂堂正正的打法。

    此外,北军中候邹靖、射声校尉马日磾等部作为后军,留守美阳、陈仓等渭水沿线重要城关,保障军需供应。

    如果简单点描述……

    主教练张温无法掌控更衣室,且战术水平拙劣,在大汉西部冠军联赛中连战连败积分垫底,目前已经下课。

    现在是核心球员董卓和刚从河北赛区转会而来的刘备一起制定战术。

    董卓负责组织进攻,首发前锋是郭汜、牛辅、华雄,董卓本人担任前腰。

    刘备担纲后腰负责攻防衔接,中场中路还有现任扶风都尉李傕领衔的三辅郡兵。

    鲍鸿、毌丘毅是边后卫,马日磾等人是拖后中卫,邹靖是守门员。

    原本这套阵容还有个中场袁术,但袁术回雒阳控告主教练去了,又错过了本轮联赛。

    ……

    为了调度粮草,刘备比董卓晚出发几天,陇道路远,刘备押着粮草走得也慢,进驻天水时已是十一月中旬。

    刘备率本部五千精兵驻于冀县。

    三辅郡兵合计也有五千人左右,共六部,以扶风都尉李傕为首,驻于上邽。

    冀县是西部咽喉要地,能控扼陇山各处要道,是大军的进退根基。

    上邽是陇右三郡的门户,也是最重要的水陆通道。

    这两地已经没有了地方部队,两县豪族之前见了董卓大军后便开了城,看起来并没有对抗朝廷的意思,但也没有提供任何支援……

    很显然,这属于墙头草,叛军来了他们肯定也会开城的。

    但只要他们不支持叛军就行,做墙头草也是为了生存,可以理解。

    大军进攻时,最重要的事其实是防守。

    其实所谓的攻防都是随时会改变的,两军交战,都是在攻击敌人弱点的同时保护自身弱点,大多数时候比的都是谁的破绽更少,以及谁更能抓住机会。

    打仗是没法做加减法的。

    己方围攻对手球门连射二十八脚不进球,结果对手一个快速反击直接单刀破门,这种情况很常见。

    这场仗是否要全面进攻,以及何时全面进攻,取决于董卓是否能快速平定陇西郡。

    而董卓能发挥多少能耐,则取决于刘备这个后腰的防守组织是否给力。

    只要刘备能守住冀县、上邽两地,并截断陇道,不让叛军有机会绕路劫粮,董卓就能心无旁骛的全力进攻。

    这算是董卓和刘备之间的相互信任,董卓把后路交给了刘备,而刘备把前途交给了董卓。

    若是这一仗战败,刘备擅自鼓动全军出战,肯定是要负责任的。

    为了确保万全,刘备让关羽张飞各领了千余精锐入陇道索敌,并让李傕带兵北上,打算封住略阳古道。

    略阳古道是秦朝时的古陇道,路线呈“九”字形,西通南安,北连安定,南边的两个路口一个通往冀县,另一个通向陈仓。

    “九”字的十字路口,便是有名的街亭(街泉亭)。

    李傕是北地郡豪族,早年在皇甫嵩手下当过郡吏,但此时他不是任何人的部将,而是正经的大汉官员,右扶风都尉。

    刘备监三辅,李傕直接受刘备节制,表现得相当配合。

    三辅郡兵中,也只有李傕的部队称得上精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