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45 其乐融融是幸福的秘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045 其乐融融是幸福的秘诀 (第3/3页)

孩子相处的十分和谐。例如,那群麻雀无论怎么闹,它们一次都没惊到孩子,他总是跟随麻雀声,努力转身,静静地瞧着对方。

    唧唧喳喳,你争我斗,绒毛、羽毛、粉尘在空中飘飘洒洒,此时孩子还能静静盯着麻雀看,这正是注意能力训练所需要的,也符合神经机能形成的原理。

    生活中,有些不懂神经机理的人,他们总用不停的提醒与解释,希望以此来提高他人的注意能力。但神经学原理告知我们,过多的说教只会阻止注意力取得进步。

    因为,用打断作事节奏的方式来说教,会让神经产生焦燥电流,超过限度,神经就会生发电流短路的危险。也就是过多的说教会引发大脑屏蔽,只要听到那种声音神经会瞬间生成心火,逃避事情,变得神经,巴甫洛夫学派早就证明了这种神经反应原理的正确。

    人为设计的训练手段总有某种缺陷。自然能为注意力训练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麻雀在菜地里蹦来跳去,孩子专注地瞅着它们,一动不动;鸡窝食槽旁出现了一些大绿苍蝇,它们浑身泛着金属的光泽,孩子的目光也会驻目于此;蝴蝶现身,小蚊子起物,鸟类迁徒,植物花期……用这些自然通史的进化材料来训练注意能力,孩子没有反抗情绪都是育人的好手段。

    这段时间,孩子的发展既有家人们的玩耍陪伴,又有我的注意能力的有意训练,这种依发展敏感期进行的育人策略,正如为结果子的树木修理枝子,使得结果更多。比如,葡萄若不剪枝,虽然它的藤会长得很茂盛,枝叶繁茂,青翠欲滴,但藤蔓绕成一团则会失去生长方向,难以结果,四周还会长出许多杂草。

    孩子的成长必须要进行自然灵光的照耀,才能为每一发展敏感期提供各自不同的灵动信息。人生一世假如没有这些灵动信息,就如同园丁不替果树剪掉不结果子的枝条,摘去不开花的叶子,不除四周的害虫与杂草。随着孩子年令的增加,到了成人的时候,他反而沦为一个孩子,成为一个行为缺少自控力的活物。

    从生到死,万物每一生命时段都有需要修炼不同的东西,如果每一发展敏感期内都能给予合适的信息刺激,慢慢的它会把生命引向其乐融融的境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