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376章 港岛震动!东洋狼来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376章 港岛震动!东洋狼来了! (第1/3页)

    晨雾尚未在维多利亚港的海面散尽,报童尖利的吆喝已刺破港岛清晨的湿闷空气:

    “号外!号外!

    东洋《龙JUMP》第二期狂卖五百万!破天荒啊!”

    “《朝日新闻》头版!‘龙魂腾跃!日本漫画周刊惊世新纪录诞生!’”

    “路透社快讯!

    ‘xiaoLintianwang’s Manga Empire:Five Million Copies in Japan Overnight!’”

    五百万单期销量!

    这数字如同平地惊雷,裹挟着太平洋彼岸传来的灼热喧嚣,狠狠砸在港岛每一间报馆、每一家书局、每一位报贩的头顶。

    前几日还在为《龙JUMP》在港首期三十万销量而议论纷纷的报刊业界,此刻彻底失声,只余下一片震耳欲聋的哗然与刺骨的震惊。

    昨日的“佳绩”在今日的五百万天文数字面前,渺小得不堪一击。

    街头巷尾,茶楼食肆,港岛纸媒相关行业人士,无人不谈论这场源自日本的出版业地震,整个港岛报业上空阴云密布,压抑的气氛令人窒息。

    新华社驻港分社三楼,社长办公室。

    厚重的窗帘隔绝了皇后大道东的车马喧嚣,室内弥漫着旧书纸张和檀香家具特有的沉静气味。

    梁威霖端坐于宽大的雕花红木办公桌后,指腹无声地摩挲着温润的紫砂茶杯沿。

    镜片后的目光落在窗外朦胧的楼宇线,脸上是惯有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温和笑意。

    笃笃。

    敲门声清晰而节制。

    “请进。”

    门被推开,郭琳娴步履从容地走了进来。

    虽然她来港岛后,也买了不少时兴洋气的衣装,但来新华社驻港分社上班时,依旧习惯穿着一身得体的浅灰色女式干部装。

    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齐耳短发,衬得她面容清丽,眉宇间更是透着一股书卷气之外的干练与锐利。

    她手中捧着一叠装订整齐、厚厚的文件,纸张上新鲜的墨香混着油印的味道。

    “梁社长,这是昨晚至今晨,关于《龙JUMP》第二期在日本市场表现的全球主要媒体,包括日文、英文报道的详细摘要,”

    她声音清亮而平稳,将文件轻轻放在梁威霖面前光滑的桌面上,“我已将核心内容进行了初步译介。”

    “辛苦了,琳娴同志。”

    梁威霖的笑容加深了些许,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份译稿。

    郭琳娴并未离开,她的手指轻轻点在文件夹封面标注的“重点”二字上:“综合《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产经新闻》、路透社、美联社等主流信息来源,《龙JUMP》第二期五百万册初期销售数据已被反复确认,且后续加印订单依然迅猛,市场反响堪称爆炸性。

    日媒普遍分析认为,”

    她略微提高音调,语速却依旧清晰,“小林天望和小林惠子主导的《龙JUMP》,采用了高度创新的跨文化视觉叙事模式、精准无比的读者年龄层定位与题材选择、以及史无前例的高速资源整合与漫画角色设计和孵化策略,成功刺中了日本乃至全球年轻群体的审美核心与消费欲望。”

    她顿了顿,目光炯炯地望向梁威霖:“社长,关键不在于这个天文数字本身,而在于它所代表的趋势。

    《朝日》的深度评论直接点明,这背后是一套成熟且极具侵略性的‘文化产品工业化矩阵’。

    路透社的资深观察家更是直接预言,《龙JUMP》及其在漫画之外的产业,可能孵化出的相关IP类产品,将像迪斯尼一般,成为未来数年全球青少年流行文化不可绕过的核心现象。”

    梁威霖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

    郭琳娴深吸一口气,显然在整理思路,随后以更具洞察力的语气分析道:“梁社长,我个人认为,这种趋势并非孤立的日本现象。

    港岛本身就是一个对流行文化,特别是优秀漫画作品极为敏感的巨型市场,加上在地缘文化与审美上的天然亲近性。

    《龙JUMP》的中文版第一期已经引发了港岛的漫画抢购潮,而更为精彩的第二期一旦正式登陆港岛,其席卷的速度和深度,恐怕不会比日本本土差多少!

    它所能引发的文化热潮和社会影响力,绝非寻常出版物可比。”

    郭琳娴的目光变得专注,语气也更加严肃了起来,继续说道:

    “因此我判断,如果我们新华社驻港分社,能够把握住这一风口,主动建立并深化与小林天望先生的良好沟通与合作渠道……”

    她稍稍压低声音,带着一种冷静的、极具战略性的意味:“这将是我们在港岛特殊环境下,拓展新形势下统战工作边界、寻找更具时代穿透力与青年亲和力的文化宣传载体、并最终撬动更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一个极其难得的机遇和突破口!”

    办公室内安静了几秒,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遥远的海轮汽笛声。

    梁威霖脸上的笑容彻底绽开,发自内心的赞赏则是毫不掩饰:“好!非常好!琳娴同志!

    你的观察非常敏锐!

    分析问题条理清晰,切入点精准,对潜在价值的研判极具前瞻性和战略眼光!

    你所指出的方向,完全符合我们在新形势下拓展工作格局的需要!”

    他的右手不自觉地轻轻拍了下桌面,一股不能对外言说的“暗爽”。

    岂止是难得机遇!

    这小林天望,廖公早就是已经深深的结交和引荐给他了。

    之前左派报纸的那些改革成果,哪一项脱得开小林天望的指导的。

    然而,保密纪律让他只能将这个秘密压下,不能告诉郭琳娴。

    “就这些结论而言,郭琳娴同志,你的翻译工作就干得极具价值!已经不局限于翻译新闻报道和情报本身了……”

    梁威霖的勉励掷地有声,“关于《龙JUMP》及其幕后关键人物小林天望先生的一切动态,都是我们当前至关重要的信息抓手。

    琳娴同志,请立刻部署翻译室力量,组建专人小组,持续不断地追踪、汇总、精确翻译全球一切与此相关的所有外文报道、评论、分析!

    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我要看到最及时、最详尽的简报!

    这项工作,由你亲自牵头负责!”

    “是!社长!

    保证完成任务!”

    郭琳娴斩钉截铁地应道,随即便离开了社长办公室。

    门合上,梁威霖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刚刚对郭琳娴的赞许化为一丝隐秘的自得。

    他望向窗外这片即将风云突变的港岛,脸上带着无比期待地低语道:“小林先生在日本搞出来的这动静,真是漂亮!

    就是不知道,等他开始把《亚洲日报》搞出来的时候,会不会把整个港岛都搅得一个天翻地覆呢?”

    ……

    而与此同时,港岛报界的那些巨头们,却远没有梁威霖那般沉得住气。

    《东方日报》社长马程云的办公室里,烟气缭绕得呛人。

    他狠狠地将一份路透社电讯稿拍在硬木桌面上,面色铁青,对着面前的总编陈海生咆哮:

    “五天!不到五天!

    一本漫画!五百万册啊!老子嘅报馆做到呕心沥血,日销卅万就拜神还愿!

    佢小林天望凭乜咁巴闭(这么厉害)?!”

    震怒之下,说出来的话毫无情面。

    陈海生则是抹了抹额头的冷汗,又小心翼翼地抽出另一份传真:“马生,消息系真的,仲(还)不止五百万,现在仲喺(还在)加印。

    日本那边讲,佢(他)同东京电视台捆绑极深,连动画都即刻跟进了。

    依家(现在)港岛细路(年轻人)圈里流窜嘅(的)第二期日文版《龙JUMP》,炒价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