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455章 华夏得之而幸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 第455章 华夏得之而幸啊! (第3/3页)

十分疑惑林火旺何以如此决绝地抛弃这个身份。

    面对两人的惊疑与劝阻,林火旺却是摆摆手道:

    “身份?掩护?策略?定位从未改变,初衷始终如一。‘小林天望’依然是那把要在英资堡垒内部开锋的利刃。

    至于如何操作……”

    说到这里,林火旺顿了顿,又笑道,“我有办法。时机一到,一切自有分晓。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按我刚刚所说,廖公,让国内的工厂都行动起来。”

    林火旺这含而不露的自信,像一层无形的纱幕,让廖公与霍英栋心头疑虑更甚,却又如同被磁石吸引,那份被撩拨到极致的好奇与对未知手段的强烈期待,疯狂在心底疯长。

    他到底有什么底牌?

    会谈又持续了约莫一个钟头,三人就港督府可能的后续反应、华资同行的态度、港岛舆论的风向以及如何平衡项目成本与政治收益等具体细节,进行了更细致入微的探讨与风险评估。

    末了,三人结束会谈,然后各自分头离开,消失在沉沉的夜色当中。

    加长轿车颠簸在回程的山路上,而车上的沉默却被梁威霖忍不住给打破。

    他看着闭目养神的廖公,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和由衷的感叹:“廖公……这位林火旺同志……实在是……太厉害了!简直深不可测!

    他才不到二十岁啊!这等手腕,这等格局,这等谋略。

    我猜他从小必然是在海外最顶尖的学府,接受最精英严苛的全面教育吧?否则,简直无法想象,像我们国内的教育条件和方法,恐怕……未来几十年,也难培养出这种层面的人物啊……”

    这番话是梁威霖由衷发出的感慨,他在国内也算得上是精英,且有过大见识的,不然也不会受中央信任,派到港岛来担任新华社驻港分社的社长了。

    但是,即便是京城那些最优秀的二代子弟,梁威霖都没有觉得,有任何一人,能有林火旺十分之一的优秀与沉稳。

    所以,才会忍不住和廖公发出这样的感慨。

    当然,廖公至始至终,都没有透露林火旺真实的身份,只是模糊地告诉梁威霖,“小林天望”是“林火旺”在港岛的化名,为了便宜行事的一层身份。

    而廖公闻言,却是猛地睁开眼,目光瞪向林火旺,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严厉:“梁威霖同志!慎言!你怎么能如此妄自菲薄!

    林火旺同志的才能与手腕是难得,但绝非凭空而来!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英雄人物代代辈出,伟人气象古今不绝!所谓国外的精英教育,不过是一种美化的宣传。我们国内只是暂时的外在条件不佳,我们的人才,我们的教育,一定会赶上来的。

    你身为新华社驻港分社,又岂可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思想要端正!”

    梁威霖被廖公的气势所慑,连忙低头:“是,廖公教训的是!是我思想狭隘,目光短浅了。”

    而看到梁威霖这副模样,廖公也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其实,他自己的内心,又何尝不是像梁威霖这般的被林火旺给震撼到呢?

    就算是给他十个脑子,他也想不通,林火旺出生在东北那么一个贫穷,消息又闭塞的乡村里,怎么就凭借着一些下放的知识分子,就学到了如此多的知识文化和……常人所不能及的谋略呢?

    不敢想象!

    倘若给林火旺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他又会成长得多么的恐怖呢?

    不过想到这里,廖公又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猜想。

    他想到了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想到这里,廖公双目精光,便又有些释然了下来。

    是啊!

    根据汇总来的调查资料,林火旺从小的成长环境,那是真的恶劣无比,恐怕也是只有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才磨炼出现在的林火旺来吧!

    廖公再次忍不住感慨了一句:“林火旺啊林火旺!华夏得之而幸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