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75章 听我的!立刻去找你爹地! (第2/3页)
他们的讨论声,也引来了邻桌一位戴眼镜、学生模样的年轻人。
这年轻人忍不住插话进来,语气带着一丝不屑说道:
“本事归本事,但这篇报道的内容,未免太空了吧?‘跨时代新药’?具体是啥药?治什么病?数据呢?一点没有!
这不就是典型的‘放卫星’吗?炒概念而已!医药研发是最严谨的科学!
看看国外的辉瑞、默沙东,哪一款新药不是耗时十年甚至二十年,烧掉几亿美金才能成功?
他才接手康生几天?我看纯粹是外行人胡吹大气,就是为了炒作股票!”
他说得很直接,内心对这个资本玩家搅动自己心中神圣的科研领域,感到一股莫名的愤怒和忧虑。
毕竟,在他这样的专业人士看来,别说是一两个月开发出一款新药了,就是一两年能开发出一款真的有“跨时代”意义的新药,那都能算作是神迹一般的速度了。
所以,他压根就不相信,这报纸上所吹嘘的。
“哎,年轻人,你这就不太懂了!”
先前兴奋的搬运工被顶得有点不快,但还是带着点对“成功人士”盲目的信任反驳道,“你看看人家小林生做的事,哪件没做成?
置地够厉害吧?不也让他拿下了!这种人说的话,能是没谱的吗?
他说跨时代,那肯定是有把握的!”
“这完全是两码事!”
学生毫不退让,声音也激动了起来,“吞并置地那是资本运作,玩的是资金链和市场估值!
新药研发是实打实的硬科技,需要海量的基础研究、数不清的临床数据!
他一个玩资本的高手,突然跳进医药行业,还宣称在这么短时间搞出‘跨时代’成果,这不光是离谱,更是对整个港岛本就薄弱的本土药企的伤害!
为了拉高股价套现,就这么不负责任地吹嘘,完全是在破坏行业秩序!”
这名来自港大的医药专业研究生,他所担忧的就是这种浮夸风潮,会让真正踏实做研发的医药小企业更加受挤压。
毕竟,这也事关他自己的饭碗。以后他从港大毕业之后,自然是更希望,能够留在港岛本土的医药企业从事医药研究类的工作。
而这两人的争执,同样也引来了茶餐厅里更多人的注意。
嗡嗡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频频点头赞同搬运工的看法,觉得小林生就是有本事;
也有人皱着眉认同学生的观点,觉得这消息的水分太大。
TVB电视台,午间财经访谈直播现场。
刺目的聚光灯,将演播室照得亮如白昼。
主持人保持着职业的微笑,对面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穿着考究三件套西装的老者——港岛大学医学院德高望重的终身教授李明博教授,亦是多家跨国药企的资深顾问,堪称医药界的权威泰斗。
主持人将一份打开的《亚洲日报》轻轻推到李教授面前,手指特意点在那篇爆炸性标题上。
很显然,今天这午间财经访谈的内容,是直击今天震撼全港的热点,关于那位“小林生”和他研发的“新药”。
“李教授,相信今早这份轰动全城的报道您已经知晓。
康生医药在小林生先生的带领下,突然宣布取得了一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新药突破。
作为业界顶尖的专业人士,不知道您对这条新闻,作何评价呢?”
直播镜头下,李明博教授毫不掩饰愠怒和不耐的态度。
他接过报纸,随即便露出了荒谬的冷笑道:
“哗众取宠!荒谬绝伦!
诸位观众朋友,请允许我这个在医药研发这条艰难道路上跋涉了四十多年的老朽,说几句也许不合时宜,但绝对发自肺腑的实在话。
新药的诞生,从来就没有任何捷径可言!这是一条布满荆棘、需要无数人倾注智慧和心血的道路!
它依赖于深厚的基础研究积累、海量而严谨的临床试验数据、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痛定思痛的验证与改进!
这个过程,必须以‘年’为单位来计算,耗费的资金更是足以称之为天文数字!
放眼全球,如辉瑞、默沙东这般公认的顶尖药企,它们拥有世界顶级的研发团队、最前沿的科研设施和最雄厚的资金支持,尚且需要至少十年以上的周期来孕育一款重磅新药!
而康生医药呢?
它充其量是一家具备一定生产基础的本土药厂,但也仅此而已!
恕我直言,无论从过往的技术积淀,还是当前公开的信息来看,我丝毫看不出它在这所谓的‘跨时代新药’上,具备了任何颠覆性的技术储备或突飞猛进的可能!”
主持人对于李教授的这一番激烈的言论,显然是相当的满意。
毕竟,财经类节目,要的就是这种针锋相对的激烈效果,于是又添了一把火,问道:“那么李教授,你对小林生有什么看法呢?难道真的是小林生在说大话,营造虚假的业绩与新闻么?如我们大家这半年来所看到的,小林生在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所放出来的话,似乎还从来没有失信过。”
一提到“小林天望”,李教授又立马言辞上变得稍微缓和了一下,但还是十分斩钉截铁的说道:
“我刚刚所说的,都是基于最科学的角度上分析的。至于这位接手康生的‘小林生’先生——我并非对他过往在资本运作或者漫画领域展现出的所谓‘才华’有所质疑——但请恕我直言,隔行如隔山!
制药行业,是一门关乎人命的严肃科学!
它的游戏规则、它的伦理底线、它的研发逻辑,与风云诡谲的资本市场运作,有着根本性、天壤之别的差异!
别的不说,就《亚洲日报》上这种语焉不详、纯粹用宏大辞藻堆砌出的报道,连最基本的核心药物信息都避而不谈!
这根本不是在进行负责任的科研成果通报,这更像是在证券市场上发射的一枚纯粹的炒作信号弹!
我在此,以一个老科研工作者的良知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要被这种虚张声势、毫无科学依据的造势行为所蒙蔽!
这种行为,是对科学精神的公然亵渎!是对港岛本就脆弱不堪、亟需呵护的医药研发土壤的肆意破坏!
如果这位小林生,以他外行的身份,罔顾科学规律,妄图靠着资本催熟的蛮力在医药这个神圣领域上演‘点石成金’的戏码,最终的结局只可能是一个——那就是耗尽康生医药仅存的最后一点元气,留下一地无法收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