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483章 最后的杀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483章 最后的杀招 (第2/3页)

的标准答案水准,绝对能抹平,甚至反超!

    方逸华内心的算盘打得很响,她才不在乎柳茹梦现在暂时的领先优势呢!

    目前的一切都还在她计划的轨道上运行着。

    舞台上的光影流转,歌舞表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当中结束了。

    主持人也重新登场,激情地开口叫:

    “公益愿景阐述环节,正式开始!请暂列第二十名的佳丽准备登台!”

    紧张的气氛,在他的这一番宣布下,瞬间就解开了最后大战的序幕。

    一位接一位的佳丽走上舞台中央的光圈,开始阐述自己对“公益事业”的想法和演讲。

    有的佳丽站在麦克风前,就明显开始紧张过度。

    双手下意识绞在一起,声音带着细微的颤抖声:“我……我会用自己的钱……帮助养老院……然后……呼吁大家捐款……”

    磕磕绊绊,这名佳丽说了不到两分钟便哑火了,然后茫然地鞠躬下台。

    的确,在这样的场面,阐述一个突如其来的主题的演讲,对于这些海选出来的港姐佳丽们来说,还是有点太勉强的。

    别的不说,就单纯心理这一关,就很多人过不去,站在台上发表长篇大论,就让她们心虚得说话有些磕磕绊绊的。

    而紧接着另一位,却是显得相当的刻意和做作。

    她的表情做足了悲天悯人状,但说话内容却相当的空洞,道:“获得香港小姐的冠军也是一种责任……我将会用我的爱心……去关怀需要的人……做义工……”

    “具体做什么?怎么做?这位小姐却是一个字都没有说,这样的演讲太空洞了,言之无物,就等于是在说废话。”

    评委席上,财经周刊的总编眉头锁紧,低声向旁边的学者问道。

    那名学者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在评分表上快速勾画。

    这些泛泛之谈,不过是一些包装漂亮的口水话罢了。

    又一名佳丽上台后,开始语气激昂,仿佛是在竞选般,说道:“我要建自己的基金会!用港姐的名义去募捐!成立一个‘爱心天使’……”

    可具体的运营、资金监管、项目聚焦,只字未提,只像是在堆砌着各种流行的辞藻。

    评委们的笔尖划过纸面,打出的分数都是普遍平平。

    这样的场景,似乎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失望的情绪。

    这些可都是全港几百万人当中,筛选出来的香港小姐代表啊!

    难道,她们就只有这点本事么?

    评委们失望的表情,印照在了大屏幕上,所有的观众和嘉宾们,都能感受到,这些评委们的不满意。

    终于……轮到了暂列第三的吕瑞容了。

    她步伐沉稳,走到灯光下,声音清晰而平和地说道:

    “若我获得这份荣誉,我的公益关注点将落在‘住有所居’这个与港岛无数家庭休戚相关的痛点上。”

    她的话,立刻就吸引了之前略显疲惫的评委们的注意。

    “就在昨晚,我与家人观看电视时,看到置地集团新近大力推动的‘居者有其屋’计划新闻,深感共鸣。”

    她巧妙地将个人观察与当下的热点结合。

    “作为港姐,我可以充分利用平台优势。深入社区,真实了解基层家庭、年轻人对‘居屋’的切实需求和期望。走进直播间、采访活动,将第一手真实的声音传递给开发商、传递给公众、传递给相关的决策者。

    利用身份影响力,在开发商与需要安家的港人之间搭建对话桥梁,力求让改善居住环境的美好蓝图与可落地的经济方案更贴近实际。这是我能想到的,结合自身定位,较为务实的贡献方向。”

    她的话音落下,评委席就已经开始频频点头。

    那位来自学界的教授,更是露出了赞许的微笑来。

    很显然,吕瑞容的这一番表现,比起之前的港姐佳丽们,更胜不止一筹。

    吕瑞容演讲完毕,她的分数很快就公布了出来,果然是远超之前的佳丽们。

    吕家的唐楼前是一片欢腾,街坊四邻的恭贺声几乎要把房顶掀翻。

    对于吕瑞容在港姐决赛的表现,吕父吕母那是相当的满意,能够在柳茹梦和朱玲玲这两名绝色佳人之下,夺得第三名,他们已经是够惊喜了。

    之后,聚光灯便聚焦在了第二名的朱玲玲身上。

    她的演讲,虽然没有吕瑞容接地气的现实感,但甫一开口,便展现了一种超越年龄的视野高度:

    “我认为,香港小姐冠军光环不仅是荣耀,更是撬动社会正向发展的能量源。我的公益愿景核心,是通过影响力弥合信息鸿沟,激发社会共情,最终推动制度性善举。”

    她姿态从容优雅,语气不急不徐,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

    “短期,我将策划一系列高品质跨界活动。融合艺术的慈善晚宴,聚集商界领袖与文艺精英,在思想碰撞与情感共鸣中,聚焦议题,展示成效,直接引发精英阶层对慈善的关注与资源注入。

    我认为,公益类的活动,必须要自上而下。

    先要呼吁港岛的各大财团和富豪,从上流的酒会与活动,打开局面才行。

    同时,联合电视台打造深度访谈节目,邀请公益先驱、受益群体、社会学家同台,剥开问题的表象,深度剖析解决路径,引导公众理性思考。

    中期,致力于构建榜样力量与公众参与的桥梁。启动‘明星公益日’,邀请各界名人身体力行参与具体项目,用行动传递理念,激发粉丝群体的参与热情。

    设计面向大众的微公益计划,以轻量级、趣味化的方式,如指定项目的小额配捐、公益打卡,降低参与门槛,凝聚点滴爱心。

    最终目标,是唤起全社会更深层的责任意识。以持续发声与影响力汇聚民意,向当局、向立法机构传递民间诉求。

    推动设立‘公益慈善日’,乃至争取在适当时机,促成专项法例出台,从税收政策、捐赠规范等多维度,为港岛公益慈善事业的可持续、规范化发展提供制度土壤。”

    她口中说出的这个方案,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有实操又有格局。最后掷地有声地说道:

    “公益不是一时感动,而是持久的责任传承。港姐的舞台,应是点亮这星星之火的开始。”

    侃侃而谈之后,朱玲玲非常有礼节的微微躬身。

    “哗——!”

    掌声如同滚雷,自评委席蔓延至全场嘉宾。

    不仅仅是礼貌性的鼓掌,更带着认可与惊叹。

    评委们对视一眼,眼神中都传递着同一个信息:无可挑剔。

    分数高高亮起,几乎可以说是满分!

    是的!对于这些评委来说,前面那些佳丽的方案,压根就不成体统,只能说是临时说出来应对的话术,根本就不具备可行性。

    反而是朱玲玲说的这些,非常具备可行性,而且仔细一考虑,效果应该都会挺不错的。

    场边摄像机捕捉到了利孝和嘴角终于舒展,邵逸夫紧绷的背脊也放松了一丝。

    显然,两位TVB的大老板,对于朱玲玲的这个回答,那是相当的满意,充分的体现出了香港小姐的素质与涵养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