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的擦亮眼! (第2/3页)
身份的双重绑定”……】
【这样的歌词简直就是经典啊!】
【感觉这种歌词囊括的都不仅仅是每一个国人,全球华人都会被这种朴素的描述激起“共同外贸与身份”的集体认知!】
【这无关乎地域、语言差异,真的就只需要一个“外貌符号”,就可以唤起归属感啊!】
……
《龙的传人》a段主歌、副歌,到这里基本已经初露端倪,这一部分的主要核心其实听完下来大多数人内心里都已经有些了解了,也大致体会到了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
歌曲的核心在于它精准的抓住了华人最本质的“身份焦虑与认同需求”……
用长江、黄河锚定地域根源,用“龙”锚定文化根源,用“黑眼睛黄皮肤”锚定个体身份,三个“锚定”叠加到一起,再以简洁有力的旋律传递出来,致使这首歌不再单纯是一首“歌颂”的作品,而是一首“确认”的歌!
确认“我们是谁、来自哪里”……
并将这种“确认”,转化为跨越时空的集体情感!
可以说,这些非常具有特色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是非常典型的,如教科书一般的经典红歌里都会有的特质!
当然,也是其最佳鲜艳的一抹色彩!
仅仅是这些!
这首《龙的传人》,在这届观众们眼里,就已经足够称得上是可以永久流传的“经典”了。
而观众们听完a段,对b段其实也并没有再抱多大期望……
毕竟,现在很多歌曲基本上b段就是重复一遍a段,这并不是漏洞,毕竟b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演唱方式,比如提高音阶啊等等,也是很多歌手在“创作”方面习惯性采用的一种方式。
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一点是……
沈铭恩《龙的传人》b段歌词一上来,就再次牢牢抓住了每一个人的眼球,每一个人的心!
“咚咚……”
简单的间奏过后,随着伴奏,背着吉他的沈铭恩一边弹一遍大声的唱着:
……
“百年前宁静的一个夜!”
“巨变前夕的深夜里!”
“枪炮声敲碎了宁静夜!”
“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
……
同样的曲调,不同的歌词,裹挟着点点“悲壮”的情绪,一股脑的塞入到每一位听众的内心当中。
听到歌词的第一时间,许是有些意外,好多人第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片刻……
“喔!!!”
现场,有几个嘉宾带头开始起哄!
线上直播间里,一些听出了歌词“深意”的观众,也直接就是眼前一亮啊!
弹幕疯狂滚动着:
【我只能说沈铭恩你小子是真敢写啊!】
【哈哈哈……痛快,就喜欢这种带点儿史实的歌曲!】
【他妈的骂得好,这种讽刺意味我太喜欢了!】
【就跟七八十年代读那种带有批判性的读物一样,真特娘的有感觉!】
……
其实只是听这几句歌词,不少人可能“顾名思义”的认为,这句歌词唱的是当年战争时期我们被欺辱的那段岁月……
可历史上,我们又怎么是在那个阶段才开始被欺辱的啊……
划重点,歌曲里可是明确唱了三个字:“百年前”!
“百年前”的这个时间节点指向哪里?
矛头不偏不倚,刚好指向了大清时期,我们被列强入侵的那段岁月!
那同样,也是“百年屈辱史”的开端啊!
“宁静的夜”,象征着大清的闭关锁国与腐朽落后;“巨变前夕”,暗示西方列强侵略打破我们原有的社会秩序;“枪炮声敲碎了宁静夜”直接对应当年战争的炮火将我们的国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件事!
首先这几句歌词,就是赤裸裸的“历史背景的映射”!
而这几句歌词还不仅仅有这些……
还有对“民族危机的隐喻”!
歌曲里那句歌词叫做“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原词起始位“y人的剑”,隐喻了我们在列强环伺下的孤立无援;“姑息”二字更是批判了大清的软弱妥协,揭示了我们因“落后挨打、主权丧失”的根源。
有隐喻,有映射,警醒国人,勿忘国耻!
你说这样的歌词,观众们能不喜欢吗?!
而这还不算完!
沈铭恩还在继续唱着:
……
“多少年炮声仍隆隆!”
“多少年又是多少年~”
“巨龙巨龙你擦亮眼!”
“永永远远的擦亮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