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高兴的宋鸿涛(五千五) (第3/3页)
目前宁国所使用的食盐,大体分为两种,粗盐和青盐。
所谓粗盐,便是取海水,盐井水,盐池水经过煎晒而成,颗粒粗大,颜色黯淡带苦味,多为寻常百姓使用。
而青盐,则是产自西南,西北的盐湖,天然青灰色,相比较粗盐来说味道更为纯正。
因着青盐产地,目前多为异族占领,是以中原青盐全靠行商走私,以至于价格极为昂贵,唯有权贵阶层方有财力购买食用。
就像国公府所用食盐便是青盐,价格大约是粗盐的数倍乃至十数倍。可纵然是昂贵的青盐,苦味也只是比粗盐稍弱,远远不似眼前雪盐这般纯正,更比不得雪盐这般细腻如沙,看起来便让人赏心悦目。
对权贵阶层来说,他们根本不会在意雪盐的价格,他们要的就是那种我有你无的优越感,要的就是享受……几乎在顷刻间,林向晚便看出了这其中所蕴含的恐怖利润,可以想象一旦这种雪盐出现在市面上,对所有的盐商都将是难以想象的冲击。
同时,心中也是忍不住暗暗震惊。
早知九少爷擅长格物,白糖,茶叶都是九少爷做出,于市场上销售极为火爆,崔家,房家,靠着这两种商品赚的盆满钵满。
没想到九少爷现如今连雪盐都给制造出来了。
为何自古以来,绝大部分的朝代都是盐铁专营?
一方面是国家安全需求,盐铁都属于战略物资,专营可以防止战略物资外流进入敌对势力,维持本国的军备力量,于战争时期也能确保军用需求不受民间市场波的影响。
另一方面,名义上稳定物价,官方大都宣称垄断可避免私盐、私铁扰乱市场,维持民生稳定,至于真正的效果就有待商榷。
当然,最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敛财。盐铁专卖,几乎可以说是任何一个朝代的财富密码,乃是朝廷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纵观历史,任何一个强横的王朝,盐铁生产制造销售的权力,都牢牢的掌握在皇帝手中,次一等那也是为朝廷掌控。便是现在中原四国,梁国,赵国,楚国也都是将盐铁专营权死死抓在手心,唯有宁国出了一个仁宗,居然将盐铁专营权给丢了,甚至还为文官士大夫吹捧的一句让利于民洋洋得意。
“这罐子雪盐,是少爷上次离开之前留给我的,只是这些时日国公府事务繁杂,有太多问题要处理,便一直耽搁了下来。”王管家抿了抿唇,缓缓说道,声音听起来多少带着一点嘶哑,许是旱烟抽的多了,还轻轻咳嗽了两声:“少爷的意思是,茶叶,白糖,交给了房家,崔家,这雪盐便由我们自己来就好,由林姨娘来操办,具体要用谁全看林姨娘的意思,只要东西能卖出去,银钱能拿回来即可。”
咕咚。
林向晚控制不住用力吞了口口水,脸上更是控制不住泛起一层涨红,食盐的利润可要比茶叶,白糖高太多了。
“至于商队,前期倒是用不着太大,只要能维持宁国的销售就好,商队的护卫可以从备倭兵中挑选优秀的兵卒。”
“所赚取的白银要送往平阳,当然也不会让林姨娘白忙活,这里面的利润,林姨娘可以截取一成。”
林向晚用力吸了口气,拼命压住心中的躁动:“九少爷仁义,还请王管家去信告知九少爷,商队我会尽快筹备,至于收益,一成实在是太多,留下百之一二,便足够我一家开销。”
王管家笑笑,这林向晚倒是个聪明的,比她那两个哥哥好不少,知道这其中的利润实在是太大,哪怕只是一成那也是远超国公府存银的庞大数字……白银虽好,那也得有那个胃口消化才行。
百之一二。
看起来赚的钱少了一些,却也不用那么显眼了,同时还能在宋言那边卖个好。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少爷这是已经开始做准备了吗?
“少爷也知道,雪盐生意牵涉甚大,免不了各种纠纷,这方面还要麻烦林姨娘多多辛苦,若是遇到实在无法处理的事情,少爷那边自会出手。”拿起旱烟杆又抽了一口,王管家继续说道:“同时商队多少也要做一些探子的事情,这方面的尺度,林姨娘自行把握,主要还是以赚钱为主。”
王管家眼帘垂落,无人能看到其眸子深处闪过的森森幽光……做大事者,没钱可不行。
少爷那边,现在应该约有白银千万,听起来是不少,但想要支撑一场席卷宁国乃至于整个中原的风暴,却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时候食盐能带来的利润便显得尤为重要。
“少爷对林姨娘寄予厚望,莫要让少爷失望了。”
“这件事若是做成,九少爷许你一世荣华。”
“另外还有一件事,九少爷还要国公府这边安排一些人,前往宁国沿海诸多县城,时刻注意着倭寇的动静。”
林向晚仿佛已经从巨大的冲击中回过神来,面色已经恢复了宁静,眉头皱了皱:“少爷为何对倭寇格外重视?好似特别痛恨倭寇。”
“谁知道呢。”王管家便摊了摊手:“大抵是倭寇这个种族,天生就让人厌恶吧,便是我瞧见那群小矮子,也会有些恶心。”
小房间中四人……准确来说是王管家和林向晚说着话,林向东,林向南便只有在旁边听着的资格,却是没有机会插嘴的。
宋鸿涛的卧房外面,数十名黑甲士守在四周。
谁也没注意到,黑暗中一双默默地注视着宋鸿涛的房间。
那双眼睛,如血一般红。
眼底深处,是几乎快要压不住的癫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