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宋靖终于猜到了……(一万一) (第3/3页)
来香茶,,四人围坐于火炉四周,滋啦滋啦噼啪噼啪的炭火,热浪便滚滚而来,深夜的寒气便散去了不少。瞧见四人的视线全都落在自己身上,宋言也没有矫情:“异族潜入平阳数日,残害女子至少两人,诸位可知?”
四人齐齐点头:“自是知晓。”
尤其是贾毅飞,有异族潜入的可能,还是贾毅飞最先提出的。
“此异族为匈奴,身份尊贵,许是王子,已为我所擒,正于地窖中审讯。”宋言并未隐瞒什么。这些事情也隐瞒不了,就章寒那大嘴巴,他知道了,基本上就等于是整个平阳城所有人都知道了。
只是现在,于四人来说还是有些惊讶,便是贾毅飞也没想到异族之人的身份居然如此尊贵。更料想不到,如此尊贵之人,宋言也是说捉就捉,该审就审。
“莫非侯爷叫我等过来,便是想要商议一下,这匈奴王子究竟要如何处置?”李二挑了挑眉毛,问道。
宋言抓起茶杯暖茶一口饮下,随意道:“这匈奴王子死定了,还有什么好商议的?”
李二一愣,却是没想到宋言的回答居然如此轻快,好似完全就没将那匈奴王子当回事儿,旋即哂然一笑,笑容中多了几分自嘲和敬佩。
现如今,宁国势弱,匈奴势大。
若是换了他在宋言的位子上,多半会考虑着如何将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了两国不起刀兵,许是还会放任那匈奴人离去。
可在宋言这边没那么多考量,杀人偿命,就这么简单。
或许这便是自己比不得宋言的地方吧。
摇了摇头,一时间便觉胸腔中也生出了几缕豪气:“那不知侯爷所言究竟何事?”
宋言短暂沉吟了一下,脸上些微的轻佻逐渐散去:“匈奴胡虏潜入平阳,刺探城防,何解?”
“赵楚密探,混迹百姓,窃取机密,何解?”
“宁国之内,视我如仇寇者,其下仆厮混于平阳,何解?”
这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可以想象一下:匈奴围城,平阳据城而守,如若此时有内应自城内打开城门,那会是怎样光景?
宋言思考问题终究是稍显不足,有着一些于平日里并不太明显的漏洞,这一次匈奴王子的出现也算是给宋言提了个醒。
声音落下,其余四人面色也皆是凝重起来,一时间偌大客厅鸦雀无声,唯有木炭偶尔炸开一簇簇火星。
每个人都在认真思索着,也不知过了多久,李二缓缓抬头,用力吸了口气这才说道:“城门处,加强盘查。”
“不管是密探亦或是其他,城门都是第一道关卡。”
“守备城门的府兵,需要经过严格选拔,要忠诚度高又机智灵活。”
“密探,因籍贯不同,说话口音不同,是以多会冒充商旅,游僧之类,以此来掩饰口音问题,对这种人更要慎重,还要仔细进行登记包括住址在内的所有信息,方便时刻监控。”
宋言微微颔首。
贾毅飞倒是眉头皱了皱:“这般手段对付那些不入流的探子尚可,然,那些精锐密探,往往学有多种方言,乃至语言,便是生活习惯也会随之更改,这样的人,单单靠守城士兵,是不可能拦得住的。”
“而情报的泄露,往往也正是这些人。”
“更何况,李兄只想着如何拦截外来密探,却未曾考虑过,平阳城内是否会有人被收买?”
让贾毅飞提建议,一时半会儿没有,但挑出对方建议中的错漏,那却是很拿手的。
“与我看来,密探根本无法阻拦。”梁光宗则是端起茶杯,饮下一口香茶这才说道:“平阳府有人口多少?四十万。”
“如此众多的人口,混迹三五十个探子,想要将其寻找出来,单单靠平阳府的力量无异于大海捞针,唯一的办法,便是发动平阳城的所有百姓,严格注意身边活动之人是否为陌生之人,是否有可疑举动,尤其是客栈,饭店,酒肆之类的地方。”
“便是亲朋近邻,近期行为是否有不合常理之处?”
“一旦察觉可疑之人,立刻通报刺史府。”
“如此一来,整个平阳城所有百姓,便全都是侯爷眼线,偌大平阳将尽归掌控。”
“若,族亲之中,有人为密探,同族连坐;若,邻里之间,有人为密探,邻居同坐;知而不报者,连坐。”
宋言呼吸一滞,好家伙,莫非这就是宁国版本的朝阳群众?
便在这时,一阵刺啦刺啦的脚步声也缓缓从客厅外面传来,转身望去,便见着月光下赫然是一个佝偻的身影。
花白的头发,乱糟糟的如同鸟窝。
一身粗布麻衣,不知多长时间都未曾换洗。
是梁巧凤。
这一次审讯,居然这么快?
莫非功力又有增长?
然后,便瞧见梁巧凤冲着宋言行了一礼,口中发出阴恻恻的声音:“侯爷,都审出来了。”
“这次抓到的,可都是大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