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8章 典型引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78章 典型引路 (第3/3页)

是不一样的,两者中间是鸿沟,就跟这会儿的农村和城市一般,都是人,可实际已经算得上是两个阶层了。

    “你说的道理我明白,放心好了,我肯定不会跟其他人说的,就是跟我婆娘也不会说,这种事没到那个时候,提前说,万一真的出了变故,会被人笑话,就是到时候成了,提前说出去,也会被人说三道四,觉得里头有什么猫腻,对自己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陈洪兴说道。

    在保密工作这一块,他有些心得,知道要小心谨慎,管住嘴巴。

    “你对陈小婷拿一个自行车的名额,有不同的想法?”陈浩又问道。

    刚刚听陈洪兴的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陈浩主动提了出来。

    “我对她不是有什么看法,小婷这个姑娘挺不错的,家里一老一小,不容易,考上了大学,终于能去城里,往后上完大学,出来就会成为公家人,端铁饭碗。”陈洪兴道。

    犹豫了一会儿,陈洪兴又道,“只不过她成分不太好,是地主出身,给她一个名额,上报纸,上电视,会不会被人盯着,抓辫子?”

    第一代是地主富农,第二代是地主富农子弟,第三代是地主富农出身。

    一些地方建立了阶级档案表,让成份跟随个人,甚至子孙后代,作为工作,上学,等等方面的参考,或者说是门槛。

    恢复高考时,不少地方有这层身份烙印的,就是报考大学都成问题,哪怕成绩好也会被刷下去。

    政治考量不合格。

    陈小婷能考上大学,不仅仅是实力的问题,还有运气成分,公社这边没卡着她,上海的复旦大学也没刷下她。

    换了别的学校,别的公社,就不一定有这个运气了。

    “放心吧,经济政策放开了,思想政策肯定也会放开,她的身份不仅不是问题,反而可能成为亮点,成为典型。”陈浩道,“地主富农占了10%左右,这个阶层也是要团结的,再说,这都划分成分多久了?哪还有什么地主富农,财产不都充公了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