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6章 懂的事越多,烦恼便来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96章 懂的事越多,烦恼便来了 (第3/3页)

分田到户的仪式,公社还有县里都来了人,比过年还热闹,各家客户都分了些东西,你家里也分了东西,还有一辆自行车,不过老太太说她年龄大了,骑自行车不方便,你又经常在学校,就把自行车放到我这,你回来的时候想要骑,就过来骑。”陈浩说道,“我随时给你骑。”

    简单说了下生产队最近发生的大事,让陈小婷有个了解。

    “我一直在看报纸,最近国家政策的确宽松了不少,搞分田到户,公社和县里都去的人,动静肯定很大,不过既然政策放松了,肯定也没有事情,不会出问题。”陈小婷说道。

    她两手抓住话筒,跟陈浩聊着。

    原本是有些紧张和激动,但陈浩带节奏,掌握主动后,她被动后,紧张的情绪慢慢消退。

    越来越润。

    “过几天说不定你就能在报纸和电视上面看到关于红旗生产队的相关报道,甚至可能还会看到画面,见到熟悉的人,熟悉的景象。”陈浩笑着说道。

    “对了,还得要感谢你和你的同学,帮着找了不少管理书籍,尤其是国外工厂和酒厂之类的相关书籍,寄了过来,帮了大忙。”

    这些书是真不好找,还是在上海那边比较容易弄到。

    市酒厂的朱茂林听了他的建议,也鼓起勇气,要写一些关于酒厂管理方面的文章,而且还是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

    这要冒一定的风险。

    不过既然决定写了,对风险肯定是有考虑过的,只不过这个东西不能乱写,得要有相关的资料作为参考,这样才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相关的书籍等参考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偏偏这类书如今却不好寻。

    江城是内陆省份,有新华书店,但里头很难找到国外管理方面的书籍,有的只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类书籍。

    再就是干革命,批判之类的政治类书籍。

    很单一。

    这两年,关于书籍,思想方面,稍微解禁,宽松了些,但内陆省份想找到西方的书籍还是很困难。

    还得是沿海省份,发达城市,才能弄到需要的书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