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燎原之势 (第3/3页)
的东西也不全面,不放心,就带着公社的一众干部同志过来,亲眼瞧一瞧。”李林清摆手。
他一刻也等不了,连喝口水的时间都不愿意耽误,就想着在红旗生产队内仔细的看一看,看看分田到户到底是怎么个好法,亲眼所见才更放心。
陈浩看着陈洪兴,“陈队长,你带着李林清主任,还有各位一同来的同志,在队里参观参观,他们有什么还要问的,你详细的解答解答,将分田到户的情况,红旗生产队的情况,跟各位同志说一说。”
“行,没问题。”陈洪兴应了下来。
他带着李林清等人,在红旗生产队内参观。
“来的是真快,,今天才上了报纸,汉阳县蔡甸公社看到消息,这就带着整个公社的干部同志过来参观。”刘怀德看着到食堂去参观的李林清一行人,感叹着跟陈浩说道。
是真急。
“他们离着近,先看到了报纸上的新闻,所以马上就赶了过来,不过说到底,还是农民有这个需求,不少干部也有分田到户的想法,只是不敢做,不敢提,红旗生产队开了这个头,上了省日报,等于是省里的领导在支持,得到这个信号,李林清等人就过来了,回去之后,蔡甸公社肯定也会搞分田到户。”陈浩道。
“分田到户会如同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在全国发展开。”
到底是搞集体,还是单干,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选择。
搞分配的,有特供渠道的,无所谓。
有铁饭碗的,也无所谓,甚至于说,不少铁饭碗的人更希望大集体,因为单位把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部都包了,自己作为工人阶级,比农民阶级要高一层,心里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尤其是家里有人任职领导职位的,更是如此。
至于农民阶级,孤寡老人,家里没有壮劳力的,也希望搞大集体,尤其是希望搞公共食堂,这样就不用做饭做菜,而且集体粮食分配的时候,是按照人七劳三,劳动力哪怕不行,但至少还会按照人头,分七成的粮食。
旁的农民,家里有劳动力的,则是希望单干,多劳多得。
人和人的悲欢,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