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289 圣人亲临殿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289 圣人亲临殿试 (第2/3页)



    人的名树的影,张说文名在外,当他站在自己案旁望着自己答题的时候,众人心内多少有点忐忑局促,担心文辞太劣、难入张说的法眼。

    他们自然想不到这祖孙俩如此下作,大家都在走后门,可他们却已经先抢步进了门里边去,甚至还掩上了半扇门。

    这些公卿子弟们虽然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但能享受并不意味着就能有效的接收,他们没能入读弘文馆,或是因为家中子弟太多没轮上,但也不排除根本就无心于学。

    总之这些人相较参加进士科举的考生而言,诗赋才能整体上还是逊了一筹,尽管这文赋题目没有做更多的要求,但是他们构思写作起来仍然比较慢,除了少数几个下笔如有神,其他的大部分都是磕磕绊绊的。

    人往往都会迷信家世,但其实优越的家世与个体的优秀与否没有直接的关联,甚至还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为本身便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这些人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和进取心并不像寒门子弟那么强烈。

    这与性格无关,积极进取与自我克制这些素质本身就是反人性的,人的本性就是好逸恶劳、热衷安逸享乐,而官宦子弟所拥有的条件让他们天然就比寒门子弟更容易享受到这些。

    所以一般除了天赋特别出众之人,世族官宦往往都是一茬不如一茬,哪怕本身还算努力,但最后了不起也就是中人之才,较其父辈相差甚远。

    能够传承数代的政治家族,他们所依靠的从来也不是一代代的族人都特别优秀,靠的就是对资源的垄断和把持,有足够的资源和机会把一个个的庸才捧上高位。

    就比如张岱所参加的这一场制科考试,就是家世和资源的体现,如果跨不进这个门槛,连同场竞技的资格都没有,更不要说把握机会、奋勇争先。

    张岱一边感慨着,一边不疾不徐的将赋文书写完毕。他并没有直接照抄他爷爷所写的那一篇原文,而是挑了自己所写比较优秀的一篇,文章结构与角度是模仿了他爷爷,但文字组合与气韵还是属于自己的。

    写完之后他便搁笔案上,转头去望周围那些考生,有的人也已经搁笔,有的则还在抓耳挠腮的苦思冥想。

    张岱瞧着众人各种各样的表现,忽然肚子却咕噜咕噜响了起来,这才发现日头已经西斜。他清早吃完早饭入宫,一直到现在大半个白天都过去了,却还水米未进,自然免不了饥肠辘辘。

    正在这时候,外间却响起了仪仗鼓吹声,并有内官匆匆登殿告知圣驾即将到来,殿内群众需要立即出殿迎驾。

    “尔等群徒各自搁笔,撤出座席,殿左列队出迎圣驾!”

    张说站起身来让众考生们离开各自席位,然后又让殿中直宿卫士守住殿中考案,自己则带领众人快步出殿于外迎驾。

    “燕公免礼,殿试还算顺利?”

    圣人身着赭黄袍,乘着骏马抵达殿前,身后还跟随着十多名扈从圣驾入此的供奉官,至此下马后圣人向张说笑语说道:“朕为事系留前殿,遂请燕公代劳半日。事了入此,来试群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