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搞,哪怕是照葫芦画瓢,也得搞起来 (第1/3页)
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大苦跟小苦还不同不是?
能少苦一点都是好的呀!
不过……
小公主认真建议:“好多时候吧,政策本身是好的。比如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咳咳,算了,咱还是一步到位说说原本的摊丁入亩吧。”
她这小语气一出,康熙跟诸皇子就有些憋不住笑。
那种‘不想拿历史上的阿玛当反面典型,但为了大清发展,还是不得不牺牲阿玛一下’的公主断腕小表情哟,简直不能更可爱。
四爷则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瓜:“乌那希不必有任何负担,尽管说来便是。”
嗯嗯。
乌那希点头:“雍正是雍正,阿玛是阿玛,女儿相信皇玛法跟叔伯们都不会混淆的!”
康熙与诸皇子:……
来了来了又来了,你这小家伙为了保护你阿玛,还真无所不用其极!
小家伙软乎乎笑:“那是阿玛呀,嫡嫡亲的~”
自己家的!
当然得护着点咯。
例行给自家阿玛做完免责声明,小家伙就开始讲摊丁入亩的利与弊。
主要是弊!
当工业与商业都不被重视,甚至被打压的时候。土地就成了最最稳妥也最最牢靠的生产资料,土地兼并问题自然而然产生。
从秦汉到大清,一直在抑制,从未被根除。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土地兼并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封建王朝长短。
王朝初年,天下百废待兴。
朝廷有余力给百姓分地,鼓励开荒,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可随着权贵阶层越来越多,土地兼并情况越来越严重,百姓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大批佃户甚至流民出现,再碰上些天灾,活不下去的百姓干脆揭竿而起……
而这个循环,通常在二三百年左右,所以鲜少有封建王朝能撑过三百年大关。
当然,这是封建王朝土地私有化的弊端,不是摊丁入亩的。
摊丁入亩最多未跳出封建王朝的局限,解决不了土地兼并的根本问题。
“摊丁入亩整个来说进步的,积极的。就是吧,太容易造成重复收税的问题。这个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