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广厦千万间 (第1/3页)
学问自是不会讨教的,饼倒是可以多画一些。
京城时,老太傅说他在蜀地的一些老朋友,就是这五位老先生了。
他们活跃于周末宁初的年代,年轻时游历天下,在春秋书院待过,也曾在各路诸侯手下效力,但也大多郁郁不得志。立国后,老太傅曾劝说过太祖皇帝,请他们入朝为官,太祖皇帝也答应了,可他们自觉曾在各路诸侯势力为官,入了朝也得不到重用,便放弃了这次机会,回到蜀地,潜心钻研学问,直到今日。
他们的家族虽不显赫,但也是书香门第,族里年轻人们也都到了年纪,出门施展抱负。
因此,这次李泽岳与他们会面,双方都是待价而沽。
存心殿内,宴席已然备好。
五位老先生已然入席,有人着青衫,有人着锦袍,有人着布衣,发须皆白。
李泽岳礼贤下士,频频举杯,陆瑜妙语不断,引得老先生们哈哈大笑,这几位也都是豪放风趣的老人,一顿饭下来,宾主尽欢。
酒过三巡,终于到了该谈事情的时候。
李泽岳举起酒杯,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面露愁色,欲言又止。
“王爷年轻意气,文有诗词无数,武有观云之境,本应春风得意,为何愁眉不展啊?”
一位身着布衣的老先生与其余几位对视了一眼后,率先发问了。
他名唤白章,五人之中,名声最大,学问最深。
“不瞒白章先生,今日孤与诸位前辈畅谈,深感得益匪浅。
先生们,每位都是我蜀地文坛前辈,学贯古今,极为渊博。
可可惜,只有孤与琢之能听到诸位先生教诲,甚为遗憾。”
“哦,王爷何出此言啊?”
“孤长居京城,深知科举之事,承和二十年,前三甲之列,大多由中原、江南士子包揽,鲜有我蜀中举子之名。
孤听闻,我蜀地有很多寒门学子,求学无门,大多想要去往春秋书院进学,可奈何,从蜀中至东海,路途万里之遥,囊中羞涩,根本无力去往东海。
为此,孤有些遗憾。”
李泽岳举起酒樽,一口饮下,表情似有苦闷:“先生们,孤以为……
天下,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