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赵仲樵回京 (第2/3页)
“好。”
两方人一起下楼。
到一楼时,常慧心特别注意了情况,就见被砸碎的碟碗茶盏等碎了一地,桌椅等也砸碎了许多,现场一片狼藉,掌柜的正苦大仇深的带着下人收拾。
惊扰了客人,他们今天得赔好大一笔。
不过也无妨,他们聚贤楼背后的东家势力雄厚,便是昌平伯府也赖不了他们的账,稍后自有人去伯府讨账。
掌柜的也看见了从楼上下来的常慧心母女,心中一咯噔。
他并不知道这母女俩也在聚贤楼。
许是他刚才如厕时,这母女俩进来的?
这满京城的贵人,但凡来聚贤楼用过膳,掌柜的就将人记得准准的。
更别提眼前这位夫人的经历可谓传奇。
本是昌平侯的夫人,和离之后却又带着女儿改嫁给大权在握的肃王。
结果不过一年的时间,本不能生的妇人,连儿子都生出来了。
掌柜的看见常慧心,又想起赵仲樵,赵仲樵是因谋杀案才被判刑流放。
而被他谋杀的苦主,就是眼前这娘俩。
这可很是,槽多无口,让人都没法说。
掌柜的也为常慧心忧心,她得罪的前小叔子回来了,且看起来戾气颇重,这位夫人以后出行可千万要小心些。
那等混账无赖,对肃王心存敬畏还好,若没点敬畏心,只怕这位夫人要被算计。
掌柜的走过来,殷勤的问,“方才出了闹剧,惊扰到两位夫人了吧?为致歉,夫人们今日在聚贤楼的花销,就全免了。”
常慧心说,“不必如此,我们在楼上包厢,倒也不曾被妨碍到。该给的银子还是要给的,你们也不容易。”
常慧心执意要给,掌柜的硬是不要,但最后还是收了。
因为这些贵人最是不喜欢欠人情,用一顿饭换一个人情,对他们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
钱娘子付了账,一行人在门口分开,乘上马车各自回府。
马车一启动,赵灵姝就和她娘说,“回头让我爹派个人去查查赵仲樵的事儿。”
常慧心“嗯”了一声,“事情八成是户部尚书做的,只是那位老大人做事老道,绝迹不会让人查到事情与他有关。”
“那也无妨,只要查到赵仲樵是如何回来的就行。”
“其实这件事不用去问你爹,你三舅那边应该收到信儿了,再等等,估计你三舅会写信来告知我们此事。”
当时赵仲樵被流放,老夫人是让赵伯耕暗地里安排,让她那好老二不受苦的。
但是,赵灵姝怎么能允许这件事情发生?
她回头就把事情告诉她三舅了,常慧昌光明正大的安排人盯梢,跟着这些人一起走到流放之地。
这让收了赵伯耕的银子,准备沿途给赵仲樵一辆马车,外加解了他的镣铐,让他舒服些的差役们,瞬间打消了这个主意。
原本他们暗地里还埋怨,说常家做事太绝,不给人留后路。可后来常家的下人趁夜色漆黑,往他们屋里来了一趟,一人给塞了一个荷包。
那荷包轻飘飘的,可里边放的却是银票。
五百两的银票,比赵伯耕给的一百两可丰厚多了。
差役们瞬间倒戈,并觉得他们就是负责看押流犯的差役,当然要尽忠职守,才不负朝廷和父母官所托。
如此,赵仲樵侥幸苟活到流放之地,被判处去采石场劳作。
在这里赵伯耕也准备了人手,甚至已经让人给赵伯耕置办了宅子、下人,就连伺候的女人都找了三个貌美的。
可有什么用?
常家的人紧盯着呢。
但凡赵仲樵从采石场出来,他们就要捉了他去告官,告他欲逃走。
这种流犯,一旦到了流放之地,那是吃住都要被严厉看管的。
吃的是糟糠,住的是大通铺,活动范围也仅限于劳作之地。
他只要一离开劳作之地,那必定是存了逃跑之心,所以一告一个准。
那边的官员也收了赵伯耕的银子,但上官也怕被牵连,只能将人重惩。
这就导致赵仲樵的日子很不好过,往日富贵白皙的侯门公子,半年之后直接成了五六十岁、鸡皮鹤发的老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