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0章 得不偿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0章 得不偿失 (第2/3页)



    款倒是挺旧,元、明、清三代全有,但然并卵。

    大致看了几件,林思成又翻瓷片,随口问:“土沁这么重,不会是刚挖的吧?”

    “嘁……”老板一脸不屑,“哪家这么豪,陪葬的全是青花?”

    “我没说墓,我说的是瓷厂。”

    “瓷厂,啥瓷厂?”

    林思成稍一顿,抬起头来:老板的眼神看似精明,瞳孔深处却藏着几丝疑惑和茫然。

    不是瓷厂挖的,你哪来这么多青花器?而且胎质、釉料都一模一样?

    但看来,老板压根不知道?

    不问了……

    看他翻个不停,赵修能准备帮忙,但刚蹲下来,林思成摆了摆手:“算了,挑挑拣拣不够麻烦的:我全要了……加这两箱瓷片,加刚才那一块,五千!”

    赵修能心中一震:箱子里也有?

    胖老板一撇嘴:“我这至少三四百片……”

    就说了半句,林思成已经站起来,又转过了身。

    老板又气又笑,又拉住他:“这年轻人,怎么一点耐心都没有?”

    “你就说卖不卖?”

    “卖!”老板半秒都不带犹豫的,“掏钱!”

    他这块瓷片摆摊上快两年了,但出价最高的也就千八百,能卖两千他就心满意足。

    至于那两箱,五百块钱买了半皮卡,堆家里的至少还能装这么五六箱……

    老板乐呵呵的接过钱,让旁边的同行帮他看摊,又找了个推车,帮林思成拉了出去。

    到了车场,老板愣了愣:好家伙,大奔?

    五千,是不是要少了?

    但随即,他眼睛一亮:“老板,我家里还有好几箱,你要不要?”

    咦,还有?

    林思成故作迟疑:“我回去先看一看,这里面有没有有用的再说……这样,你留个号码!”

    “好嘞!”

    留了手机号,和赵大合力把两箱瓷片搬上车,胖老板还挥了挥手。

    车都开出了车场,叶安宁才反应过来:说好的逛关帝庙呢?

    从进了门到出来,也就十来分钟……

    又过了十来分钟,开到了酒店,几人刚下车,刚打开后备箱,“吱”的一声,大切停到了旁边。

    王齐志下了车,好不惊讶:“哪弄的?”

    “关圣庙!”林思成回了一句,又从包里一摸,“老师你看?”

    王齐志下意识的接到手里,然后……就没然后了。

    他对瓷器再是不在行,“天顺”两个字总认得?

    他的鉴赏水平再是不如林思成,至少会断年代:青花发色虽一般,但已深入胎骨,壳面硬亮出油,反射光呈结晶状排列,呈现如珠光宝气般的温润感。

    王齐志估计,年代少说也在三百年往上,即便没有天顺那么早,至少也在康熙及更早以前……

    “天顺青花?”

    林思成点了点头:“十有八九!”

    以王齐志的了解,林思成敢说十有八九,和百分百基本没区别。所以,这块底座,就是天顺年间烧的。

    等于举世间,这是第四件?

    哪怕只是个底座。

    顿然,王齐志一脸古怪:自己出去才多久?

    还不到两小时。

    就这么一小会功夫,林思成就捡了个好大的漏回来?

    王齐志又指了指地上那两箱:“这里面也有?”

    林思成点头:“有,但不知道有多少!”

    王齐志愣住,不知道说点什么的好。

    就像自带招财体质,不管走到哪,漏就会自动往林思成脚底下撞。

    但细一想:这块瓷片摆那摊上的时间不会短,看到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没卖掉?

    因为贵,更因为没把握:一块瓷片两三千,顶得上普通人两个月的工资。

    关键的是,这玩意还烧的那么糙:青花发暗,胎体粗厚,杂质还那么多,一看就是小作坊烧出来的,谁敢买?

    说来说去,还是眼力不够,鉴赏水平不高……

    暗暗感慨,王齐志到前台又开了间套房,赵大借了辆行李车,把两箱瓷片运上楼。

    上楼的空子,赵修能打了个电话,人全集中到套房。

    然后,七个人跪在地毯上,一片一片的摆。林思成和赵修能一块一块的挑。

    “赵师兄,这是不是……这个也不是……”

    “这个呢?”

    “这个……呀?师兄你看,这一块蓝中发绿,可能掺了平等青……先摆一边!”

    “这个也摆一边!”

    差不多快两个小时,整个挑了一遍,两人足足挑出来了十多片。

    而后,林思成仔细对比,把其中的四片摆到了一起。

    下意识的一瞅,一群人怔然无声。

    虽然中间有空缺,但几人明显能看的出来:这是一只天顺青花花卉纹盘。

    再看其余的十来片,虽然都烧的不怎么好,大半还不如这四片:青花中夹杂着黑斑,发色黑中泛灰,有的甚至接近于墨蓝、藏青。

    胎体也很粗,有两片像是碗壁,但近有半公分厚,断茬黄中透灰,杂质极多。

    但问题是,和之前那一片一模一样:青花深入胎骨,釉面硬亮,透着油脂般的润泽感。

    氧化不到三四百年,不可能老化到这种程度。

    说明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