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0章 聪明人可以活下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90章 聪明人可以活下去 (第2/3页)

自动闭合,能在水下停留近三十分钟。我曾在橡皮艇上目睹一只海豹追捕鲑鱼的全过程:它先是优雅地划动后鳍肢,接近鱼群时突然加速,像一枚鱼雷般窜出。得手后并不急于吞咽,而是用前肢捧着鱼,慢条斯理地享用,宛如绅士握着刀叉。

    幼崽最惹人怜爱。初生的海豹宝宝披着雪白的胎毛,叫声像婴儿的啼哭。母海豹哺乳时会用身体围成半圆,将幼崽护在怀中。有次我看见一只母海豹为保护幼崽,与虎头海雕周旋了整整两小时。它不断用身体挡住俯冲的猛禽,背上的伤口渗出血丝,却始终不肯退让。

    暴风雪来临前的傍晚,海豹们会集体面向西方发呆。当地因纽特老人说它们是在"读风",就像水手观测天象。果然,次日便迎来了一场特大暴雪。这种对自然的敏锐感知,是人类早已退化的本能。

    春季换毛时节,礁石上铺满了银灰色的旧毛。我捡起一簇对着阳光看,每根毛发都是中空的,像微型光纤。这特殊的结构能锁住空气,形成保温层。爱斯基摩人传统服饰的兜帽就采用海豹皮制作,其保暖性能令现代科技都望尘莫及。

    记录海豹的社交行为令人着迷。它们用胡须触碰问候,用不同的叫声交流。有次我看见两只海豹面对面"歌唱",声音在水面形成同心圆波纹。生物学家说这是求偶仪式,但我更愿意相信那是深海传来的诗篇。

    现代文明正在侵蚀这片净土。某天清晨,我在海滩发现一只被尼龙绳勒死的幼崽。绳子深深嵌进它肿胀的脖颈,身旁的沙地上留着挣扎的痕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