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李易的名单,太子造反的原因(求月票) (第3/3页)
镇压叛乱,偶尔根据需求调动,虽然战斗力不如边军,但也是成建制的军队。
如果能拉拢赵俊和陈恩,裴少卿就有了两千可用之兵,虽然不多,但却是一支实实在在听他吩咐的军队。
不过他不急着接触这些人,先把身边皇帝安插的眼线找出来了再说。
根据这份名单,裴少卿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太子旧党如果都像这样在各地掌握了一定的民政和军权的话。
那等皇帝驾崩,他只要能逃出京城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再来一次靖难。
不是这些人对太子有多忠心。
而是如李易方才所言,这些太子旧党自被贬官之后就再也没有得到过提拔,可以想象新君继位后自然也不可能用他们,甚至或许为了给自己人腾位置,他们连现在的官职都不保。
所以为了前程,只要太子脱困振臂一呼,大多数一定会追随其靖难。
已经没资格争皇位的废太子,其实才是最有实力继承那个位置的人。
一次靖难已经让大周百姓经历了一次战乱,为了避免这点,裴少卿觉得自己必须狠狠撬太子的墙角,趁他出不来,收服他的男人们为己所用。
他收起名单,看向李易又问了一个困惑许久的问题:“有件事想请教李学士,殿下究竟为何发动宫变?”
“此事出我口,入你耳,断不能让第三人知晓。”李易沉吟着说道。
裴少卿郑重的应道:“定然!”
李易看向柳玉蘅。
裴少卿挥挥手示意她先出去。
待柳玉蘅走后,李易才叹了一口气幽幽说道:“是陛下欲要废太子。”
“什么?”裴少卿面露惊愕。
他从来就没有听过这个说法。
李易沉声说道:“陛下心思深沉从没对外透露过此意,但太子为人向来心细如发,曾告知老朽他从陛下对他态度的细微变化中察觉到了这点。
殿下推测是自己在朝中和民间的名望过高,势大而无人可制,陛下却又迟迟不欲放权,他觉得殿下威胁到了自己,所以才有了废太子之意。”
裴少卿听完觉得倒合理,毕竟景泰帝的确是个对权力掌控极强的人。
太子当时确实已经威胁到了他。
“殿下他太了解陛下了,他知道当陛下有了一个念头时就绝对是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的,所以也没指望打消陛下的念头,而是决定趁陛下不备之际悍然发动宫变,逼陛下退位。”
李易说到这里苦笑一声,“但殿下虽然足够了解陛下,却低估了陛下的耳目之广,他率亲军入宫时迎接他的却是禁军的包围,陛下早有准备。
所以短短不到两个时辰,这场宫变就被平息,然后殿下被圈禁,追随者少数被诛,大部分被贬被罢,而当时泄密者是何人,至今无从所知。”
“原来如此。”裴少卿恍然。
景泰帝这老灯心机太深沉了。
他甚至怀疑景泰帝正是因为知道太子了解他,所以故意透露出忌惮太子的意思引诱他造反,然后将其废掉圈禁,既达成了目的又不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