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九章 :先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九章 :先登 (第1/3页)

    人潮人海中,二十四岁的张居言立于潮头,左手挺盾,右手执短戈,披锁子甲,戴护颈铁兜鍪,万众瞩目。

    张居言是个拳勇,即以拳术闻名于濮州的勇士,他能以农夫身份隶于州府,也正是靠着他的一双铁拳。

    其人号称拳能碎骨,掌能裂石,非是他自谦的乡下拳脚。他所在的濮州、曹州、兖州、宋州都处在几个大的势力板块之间,自古就有尚武传统。

    此外这种夹缝地区向来都是兵事不断,所以多有溃兵流于乡野,然后很自然就将军中武艺拳脚传了下去。

    所以藩镇之内多习拳脚、弓刀这些战阵武艺,而民间乡野就是习练拳脚棍棒,用以逞强斗勇,作奸犯科。

    能习练拳脚的基本都是些不事生产,而这些人没有收入的情况下,要想快活乡里,一般都会拽刀聚众,以练拳为名目,横行乡曲,欺压良善。

    而且为了有钱使,又会搭设长棚,押宝聚赌,勾通胥吏为之耳目,将乡人敲骨吸髓。

    实际上,草军的上层老兄弟都是差不多类似的人群。

    他们有如王仙芝那样的亡命盐枭,也有如拳社这样欺凌乡野的恶霸,只不过前后两者却又有截然不同的风评。

    盐枭多需要求利于外,所以常善待乡里,与本地互为表里。可拳社的这些浪荡泼皮却是求利于内,所以对乡野极残,风评极坏。

    之前柳彦章说他张居言之所以没人抬举,说是因为他加入过州府,但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哪里是这个,而是因为他张居言就是练拳的嘛!

    这些恶党的拳法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寺庙,从最早的少林寺,到陆陆续续天下其他大寺,都以拳法闻名。

    而这些寺庙更是放高利贷的重地,但放高利贷难的从来都是怎么把钱收回来。

    催贷这种事向来赤裸,而和尚们整天笑眯眯迎人,实在不方便以恶霸的形象去催逼,所以他们就会招揽乡里的恶霸,教他们拳法,然后让他们去干脏活。

    但这里面,到底是恶霸来学了拳法,之后去催债,还是学了拳法去催债后,成了恶霸,这个就分不清楚了。

    不过拳霸们也不仅仅是给寺庙办事,毕竟接一家脏活是接,接两家、三家不也是一样?

    毕竟我唐自有国情在,连衙门都放高利贷,更不说其他了。

    所以能收账的乡里拳霸们就成了香饽饽,不仅是寺庙找他们,连县里土豪,州里豪吏们都是他们的客户,他们也甘充当这些人的爪牙,以获得权势的保护。

    而有趣的是,不管上头几条线,总之到最下面,办事的都是他们同一群人。

    可见,那些县里的人实在已经脱离乡里太久太久了。

    而拳霸们一旦构建了这样的关系,又会发展自己的业务,那就是赌博。

    他们在集市里设置暗棚,然后聚赌,也放高利贷。

    是的,既然他们能给上头催债,那他们有钱了,自然也要放贷,毕竟这里头的利润太大了。

    什么九出十三归,什么掐头去尾,各项名目,个个扒皮抽髓。

    而这些人的手段有多脏呢?

    一般来说乡野农民们都没什么钱,只有在秋时卖完粮才有点钱。

    往往这个时候,几个乡里之间就会开一场集市,县里的货郎们就会集合到这里,带着线头、镜子这些生活非必须品来这里卖。

    拮据大半年的农民们也就这个时候才会鼓起勇气给家里妻女买点这些东西。

    可这些拳社的浪荡乡霸却也看中这个时候,每每在集市拉人聚赌,设套杀猪,一番敲骨吸髓下来,每每都是卖妻卖女都不够,还要作为伥鬼再拉别人去赌。

    所以可想而知这些拳社的恶霸们名声得差到什么程度。

    但拳霸们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他们这些人扎根乡野,即便是大拳霸,他们就算挣到大钱了,也不会搬到县里去住,依旧是住在乡里。

    这些人晓得,当大唐的精英们都一窝蜂向着长安、向着州里去迁移时,权力真空的乡野才是他们的用武之地,也是他们的价值所在。

    而因为扎根乡野,所以这些人的嗅觉是最为灵敏的,甚至比王仙芝那些盐枭们更灵敏。

    毕竟乡下人是不是真快活不下去了,他们这些债主还能不晓得?

    所以当乾符元年初的时候,这些拳霸们就看出了苗头,濮州的老百姓要活不下去了。

    而要说这些人是变色龙呢?因为晓得县里的那些土豪有多废,这些此前还甘充当爪牙的拳霸们,摇身一变就成了为灾民请命的义拳了。

    带头冲击乡里土豪宅壁的是他们,先奸淫掳掠土豪家眷们的,也是他们,后来王仙芝带着乡里灾民竖旗造反,这些人见州里灾民争相投奔,就晓得濮州的天要变了。

    所以这些人又毫无负担地转投到了王仙芝手下,成了他破壁砸庙的急先锋,那样子仿佛是这些人都不是帮凶一样。

    草军的核心盐枭们当然也就看不起这些人,一听是乡里练拳出来的,就嗤之以鼻,要不是王仙芝和军师他们一直要团结这些人,其他票帅早就将这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们给清理干净了。

    盐枭们谈不上好人,但如拳霸们这么烂的,还是不多的。

    可在濮州乡野那么多练拳结社中,张居言却又是一个不一样的,因为他在家乡临濮的名声相当好。

    别的拳霸都是吸骨榨髓,可张居言却是又给家乡铺路又是修桥的。

    甚至乡里人有困难找到他时,他都是毫不犹豫出钱出力,后来在乾符年之前遭灾的时候,他也组织人手施舍善粥,所以即便他做了县吏,但在黑白两道都夸他重情重义。

    当然,你要问这张居言手里的钱是哪来的,那就心照不宣了。

    所以一些濮州道上的拳霸就骂过张居言,说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