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0章 风波无形,斗争处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20章 风波无形,斗争处处 (第1/3页)

    鉴星台上,足有八名考官同在。

    但其中主考只有一位,便是这位礼部右侍郎冯兴。

    其虽非大儒,却也文名远扬,著书十数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冯兴距离大儒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他欠缺的,不是功力修为,而是某种玄之又玄的要点。

    正所谓立德立功立言。

    或提出某种学术理论,作为领头人使其成为流派并传播天下;

    或走出自身独有之道,并著书立说,使世人认可;

    或践行理念,影响一时一方,乃至于整个天下……

    如此,或许才真正可称大儒。

    冯兴在成为礼部右侍郎之前,曾历任翰林,做过编修,也做过侍读学士。

    也曾外放为官,在各地辗转,或做辅官,或主政一方。

    他资历足够了,只偏偏差一口气。

    然而也正是这口气,使其一步之差,却又仿佛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天下读书人千千万,大儒却数十年未必能出三五个。

    其中艰难,不仅在于天赋修行,有时候倒仿佛是气运机缘更重要些。

    鉴星台上,冯兴叹息一声,在众人的注目下,他却又说:

    “诸位,我读陈叙之诗,实则已非一首两首。

    此子天赋超卓,诗性惊绝,旁人十数年也未必做出一首青烟诗,他却每每信手拈来,竟胜过旁人不知多少日夜的推敲琢磨。

    其中尤其有一首《侠客行》,读来真是齿颊留香,有若天意纵横,不似人间手笔。

    我至今尤爱那一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又或是‘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真是何其潇洒狂放,出尘脱俗。”

    说到此处,冯兴面露微笑,言语间似有一种分外的洒脱酣畅。

    然而就在此时,他却偏偏话锋一转,又道:

    “但我今日,其实是真怕陈叙再写出一首与《侠客行》意象相近之诗。

    诸位,《侠客行》杀气太重啊。

    乡试场上,若得一首《侠客行》,它便是即刻诗成紫烟,诸位敢取吗?”

    其余考官顿生哑然。

    所有人都没想到,冯兴居然会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