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1章 雷厉风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81章 雷厉风行 (第3/3页)

怎么过关的时候,朱元璋却话锋一转:

    “大明草创百废待兴,处处都需要人才,咱也不能将标准定的太高。”

    “五年,五年后征辟官吏,必须要考算学。”

    “尔等也要学习算学,五年后凡是不懂算学者一律贬谪。”

    群臣总算是松了口气,五年足够了。

    但这时有人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考核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用九章算术作为标准,恐怕大部分人都考不过啊。

    群臣心中再一惊,虽然他们没学过算学,却也知道九章算术等算学著作很高深。

    不是随便就能学会的。

    朱元璋显然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只见他将目光转向宋濂,说道:

    “宋卿,马钰编写的算学书如何?你以为可能当标准?”

    马钰编写的教材?群臣一片哗然。

    他们自然知道马钰不简单,宋濂在人前对马钰可是极尽赞美之词,皇帝还把二皇子送过去给他教导。

    而且他编写的算学教材,大本堂也在同步更新学习。

    就连国子监都在私下流传。

    很多关注他的人,都进行过了解。

    大部分人都知道,他在算学这一块造诣很深。

    可将他编写的教材作为考核官吏的标准,还是太过惊世骇俗了。

    毕竟,他才多大啊。

    宋濂自然也是研究过的马氏算学的。

    非常的简单易懂,普通人也能学得会。

    用来作为教材和考核标准,是非常合适的,但他也有疑虑。

    “马公子的算学释义自然是极为高明的,只是还未编写完成。”

    “如果后续太过深奥,恐怕群臣也很难学会。”

    朱元璋笑道:“此事简单,你去与马钰协商一二,确定难度即可。”

    宋濂自然不会有意见,就将这个事儿给揽了下来。

    而且他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再和马钰进行一番交流。

    这样的大才走上歧路,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时站在人群后面的两名官吏相互看了一眼,同时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略懂算学,或许能起到一些作用,斗胆请求一起去拜访马公子。”

    看到这两人,朱元璋哭笑不得。

    全都是大本堂的算学老师,说是大明算学的泰山北斗都不为过。

    他们要还只是略懂的话,就没人懂算学了。

    两人的小心思他自然也能猜的到,借机去见马钰。

    说起来,马钰编写的算学教材传入大本堂之后,最激动的就是两人了,几次想要去拜访。

    只是当时朱元璋还在调查马钰的底细,不愿意他和太多官吏接触,就拒绝了。

    之后两人就再没有提过。

    但私下一直在收集相关资料,当得知马钰在小组织传授算学的时候。

    他们立即就将自家的孩子送了过去。

    但两人也没有藏私,自己学到了新知识,就私下传给了国子监算学班的学生。

    为啥是私下传?

    因为国子监的教材是朝廷规定的,不允许随意更换。

    为此还有人弹劾过二人。

    只不过大本堂使用的算学教材就是这个,再加上朱元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

    两人想要拜访马钰的心思一直都没断,这次的机会自然不愿意错过。

    而且朝廷制定算学考核标准,也确实绕不开他们两个。

    所以朱元璋这次没有再拒绝,批准了两人的请求。

    这可把两人高兴坏了,一个劲儿的谢恩。

    马钰虽然在闭关,但一直有通过朱樉了解外面的情况。

    当天中午他就知道了朝堂上发生了什么。

    即便他对朱元璋有成见,内心也不禁为这一波操作鼓掌。

    轻而易举就解决了算学问题。

    他太懂这些士人了,只要将算学列入必考科目,就算再难他们也会去学的。

    接下来,将算学纳入蒙学必修课,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对官吏的考核标准,他其实早就有了想法。

    不需要多深,前世初一的数学水平就行。

    当然,如果想当计官,那就必须要系统学习更高深的算学知识。

    还得参加算科考试才行。

    不过先从基础的来,把初一数学弄出来再说。

    宋濂等人也没有磨蹭,当天下午就来登门拜访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