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三表法 (第3/3页)
也不是不可能。”
闻言,席应珍也忍不住睁开眼睛,重新打量起马钰。
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来头?出口竟然如此狂妄。
如果不是朱标就在旁边坐着,如果不是方才儒家宗教化的推演。
他肯定会将马钰当成疯子赶出去。
不过现在,他更多的是好奇。
这马钰到底有何依仗,竟然说要压过心学理学?
道衍也有同样的疑惑,事情到了这会儿,他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直言道:
“不知可否见告,您所言的方向为何?”
“非是贫僧不信马公子之言,而是事关重大,不得不慎重。”
马钰笑道:“自然可以,此事还需大师相助,岂有隐瞒的道理。”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佛教乃外来之学,在传入华夏后很快就压倒了本土学问。”
“从两晋南北朝开始,一直到隋唐,佛教始终占据主动地位,直到宋朝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
“大师可知是为何?”
道衍再次震惊,本不想参与此事的席应珍,也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没想到马钰竟然从这里作为切入点,这是要从根本上剖析各家之学啊。
同时,心里也充满了好奇,他会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答案。
“贫僧不知,还请公子赐教。”
坐了太久有些不舒服,马钰就双手撑着轮椅扶手,想要站起来。
朱樉连忙起身扶了他一把,直到他站稳,才重新坐好。
看到这一幕,席应珍和道衍顿时就知道,这位马公子在皇家的地位不一般啊。
对他接下来要说的话,也更加好奇。
马钰微微踱着步,说道:“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是基于对现实礼法制度的总结而形成的。”
“说的简单点,先有的礼法制度,才有的诸子百家。”
“所以它们具备三大特点:其一世俗化,其二缺少宏大目标,其三逻辑不够严谨。”
接着他又解释了什么叫世俗化,什么叫宏大目标,什么叫逻辑。
席应珍和道衍都是大学问家,自然一听就懂。
同时也开始回想自己看过的儒道典籍,发现还真是如此。
马钰等他们理解了之后,才接着说道:
“这种特点,以道家和儒家最为明显。”
因为两家出现的最早,且不论老子还是孔子都是士,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他们传授学问的时候,是以老师的心态来做的。
说的简单点,我说什么就是什么。
如果你非要问原因,那就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如果你还不愿意听,那你就可以走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去论证自己的思想,更不会在意逻辑性。
“到了后面的墨家,这种情况就有了改善。”
“墨家诞生的晚,要和别的学说争抢学生和话语权。”
“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强化自己的逻辑。”
“只有更加严谨的逻辑,才能说服他人。”
“所以,墨家也成为了诸子百家里,唯一去论证自己思想的学派。”
“他们还开创性的提出了三表法。”
三表法就是本、源、用。
简单来说,本就是前提,源就是我们要说的东西,用就是如何使用这个东西。
打个比方,在同一平面上,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
本就是‘同一平面’,源就是‘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用就是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墨家用三表法来论证自己的思想,对当时的其他学派形成了降维打击。
“所以,虽然墨家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影响力却非常大。”
“以至于当时的人都认为,世之显学,非儒即墨。”
众人皆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墨家强盛的原因吗。
尤其是对三表法,大家都充满了好奇,回头一定要好好研究。
马钰停顿了一会儿,给众人反应时间,然后才说道:
“名家能言善辩,也比较讲究逻辑思维,然而他们却走了歪路。”
“他们善辩,不是用来阐述真理的,而是用来诡辩的。”
“白马非马听起来很玄乎,但说破天也改变不了白马是马这个事实。”
“公孙龙可以用白马非马忽悠几个看门的士兵,然对治国却毫无用处。”
“他用诡辩将子思辩驳的不能发一言。”
“然而孔穿只用了几句话,就终结了他的政治生涯,也将名家彻底葬送。”
朱标忍不住问道:“孔穿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