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慢点说 (第1/3页)
连续射击后,枪管表面温度可达200到300℃,甚至更高。枪身其他部位通常可达100到200℃,徒手触摸会造成严重灼伤。
程时从包里拿出数显游标卡尺量着零配件,一边量一边说:“你们看,使用不长的时间,枪管与机匣结合处间隙就已经超出标准了,导致起始瞄准线改变,增大射击散布,影响单发射击精度。”
“受弹机盖体松动过大。射击震动、碰撞等使受弹机盖和机匣连接处间隙增大,受弹机盖关闭后松动,而表尺座固定在受弹机盖上,受弹机盖卡笋松动导致照门松动,改变瞄准精度。”
“枪身紧定偏差量也较大。连接体右侧向下倾斜约1毫米,造成瞄准误差,影响射击精度。”
“机匣在连接座上的松动量过大。枪身紧定套箍与机匣结合部或连接座内侧两定位块与机匣两侧定位缺口磨损,间隙增大,机匣在连接座内有前后窜动或左右松动,也会导致射击精度下降。”
“还有散热效果不好。刚才我观察了一下,十二架机枪,除了卡壳的两架,其他的枪管全部出现了暗红色。”
机枪射击时的发热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因为弹药燃烧产热。子弹发射的原理是,子弹底火点燃***,***剧烈燃烧产生2000℃以上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弹头飞出枪管。
这部分热量约有30%~50%会通过枪管、枪机等金属部件传导,使枪械温度急剧升高。
第二,机械摩擦生热。射击时,枪机后座、复进等机械部件高速运动,相互摩擦产生热量。弹链供弹或弹匣供弹时,弹药与枪械供弹机构的摩擦也会加剧升温。
第三,持续射击累积。机枪尤其是重机枪常以连发模式射击,热量来不及散发,会在金属部件中快速累积。
如果散热不好,就会出现枪管和各部分都过热的现象。
戴厂长:“没有那么夸张吧。”
程时默默刚才拿在手上的汽水瓶接了一瓶自来水浇在其中一个枪管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