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注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章 注视 (第2/3页)

游淮安府也开始漫堤,逃过第一波洪水的灾民不得不继续往南迁徙,官道两旁的野菜早已被薅了个干净,还能入口的树皮也一点点被剥得精光。

    消息传入京城时,时任河道总督的潘季驯已经开始了救灾,可他也并没有那么大的权力,能量,物资,正向朝廷连连求援。

    他本就在主持大规模的治河工程,提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策略,通过加固堤防,疏通河道来治理黄河,只是还没来得及实施,黄河已经给了中原大地重重的一击。

    黄河泛滥导致苏北鲁南等地农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饥荒频发,对赋税和民生造成极大压力,治河,也就成为了历朝历代的朝廷重要的政务之一。

    但治河需要的钱粮不知凡几,于是总有人心怀侥幸,反正,被淹的并不是他们。

    内阁值房,张居正召来户部工部之人,将去年核验的河工账册与太仓出纳黄册摊在桌子上,一把把算盘就在灯火下连夜打了起来。

    兵部连夜发出八百里加急,驿卒背负令旗驰往山东,南直隶各卫所,调集官兵协助封堵决口,漕运衙门接到内阁钧令,停运所有北上粮船,改道运送苇席,麻袋等防汛物资。

    潘季驯的奏疏被朱批“悉从所请”发回,随行的还有二十名工部主事,带着盖有户部铜印的空白勘合,可随时征调沿河州县库银。

    朝廷运转不休,张居正也几乎不休。

    然而殷灵毓没时间监督,督促了。

    她匆匆与张居正告别,带着张居正硬塞给她的一些家丁护卫,还有药材和粮食,奔向灾区。

    大灾之后常伴随疫病,明代中后期又是瘟疫多发期。

    事实也的确如此。

    少粮,少药,水里飘着的尸体渐渐发胀发臭,可活着的人,连掩埋的力气都没有。

    徐州城里的官府粥棚前排起长队,端着破碗的手一只只瘦得能看见骨头,衙役的木棍不时砸在往前挤的灾民身上,可挨打的人连躲都不躲,眼里只有那散发着清香的,掺杂着米糠却也算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