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雾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二章 雾散 (第2/3页)

她身后,是她的门生,手下,助力,后盾的景象。

    李玉娥虽觉异想天开,可在心潮澎湃之下,还是试探着迈出了第一步,去掉那层帘子,改为光明正大参政。

    但还没开始真正去做什么。

    因为她一步步走向现在这个样子,她知道自己受到了多大的阻力,她不得不冷漠,无情,贤惠,大度,恪守妇德,做好一个皇后,一个太后,一边听着“母仪天下”的歌颂,一边接受“妇人之仁”的讥笑,还要被愈发不满的朱翊钧指责她贪权,严厉,不是个好母亲,以至于总觉得喘不过气。

    但现在,她看着面前的殷灵毓,心神动摇。

    谁都是被困住的。

    但她殷灵毓逃出来了。

    那她呢?

    她为什么不可以?

    李玉娥端起茶杯,权当做是酒,轻轻一抬。

    “哀家敬你。”

    随后仰头喝的一干二净,再不遵守什么礼节。

    殷灵毓走出殿外,往值房走去,张居正和海瑞中间隔了几步,都等在这里。

    于是海瑞和殷灵毓坐在一起,参与了一次内阁会议。

    作为曾经被边缘化的官员,他对内阁的印象始终停留在严嵩在时的党争倾轧和权谋算计上,如今变成了张居正,他也觉得内阁不过是张江陵的一言堂。

    “张公,这不行!水泥好归好,可黄河那边如今分拨的款项够多了!加钱不行!我不同意!”

    “你自己再核算一遍,省去年年征发民夫修补的费用,早些落成,是不是反而更划算。”

    “行,吕阁老,下官借把算盘。”

    户部那人趴一边就点上账了,下一个问题又被提出来,但每份文书流转不超过一刻钟,不管是商议还是批注都简明扼要,没人推诿扯皮,着急起来连茶水都是自己起身添,根本腾不出嘴叫那些小公公。

    没有猜忌,没有制衡,只有切实为国家和百姓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诚意。

    最后商量的就是禁烟的问题,张居正大方表示会给那边去信,让海瑞尽可调用戚继光旧部,海瑞沉默的点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