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3章 片场偷师与猫爪警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3章 片场偷师与猫爪警告 (第1/3页)

    初镜戏的开门红让片场氛围轻松了不少。

    姜在勋和裴秀智暂时没有新的拍摄任务。

    导演延相昊已经带着主摄影组移步到车厢另一端,准备拍摄孔刘饰演的男主角石宇的出场镜头——

    一个在高速列车上处理工作电话、略显冷漠疏离的基金经理形象。

    姜在勋走到临时托管区。

    将那个发出轻微挠抓声的航空箱抱了回来。

    找了个靠近拍摄区域外围、不碍事的小马扎坐下。

    小心地将航空箱放在脚边。

    只拉开一点点拉链。

    让里面的三花猫能看到他。

    姜在勋将手伸进去轻轻挠着猫咪的下巴。

    安抚它略显焦躁的情绪。

    目光则越过脚下趴着的箱子,投向不远处正在忙碌的拍摄现场。

    灯光调整。

    轨道铺就。

    现场安静下来。

    “Action!”

    镜头缓缓推进。

    从石宇略显疲惫的侧脸开始。

    他坐在列车靠过道的座位。

    手里拿着一份摊开却显然没看进去的文件。

    眉头习惯性地微蹙着。

    眼神落在纸页上却没有焦点。

    整个人透着一股被工作榨干后的麻木。

    细微的动作和那略显涣散的眼神。

    无声地诉说着人物身处高压状态以及对家庭责任(照顾女儿)的某种无力感和微妙疏离。

    他接起一个工作电话。

    语气公事化到近乎冰冷。

    简洁快速。

    透着一股对电话那头的下属缺乏耐心的疏离。

    姜在勋看着监视器方向传回的画面。

    心底涌起一种纯粹的新鲜感。

    孔刘的表演方式与他最熟悉的黄政民老师的表演方式截然不同。

    非常内敛。

    带着一种近乎生活的、流淌式的真实感。

    没有老师那种大开大合的肢体语言和极具戏剧张力的表情变化。

    孔刘的表演情绪传递几乎完全依靠眼神的细微变化、说话时语气的微妙顿挫、嘴角肌肉无意识的抽搐、以及身体姿态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疲惫或紧绷。

    这种高度克制的“自然流”表演优点极其突出——

    它能最大程度地拉近角色与观众的距离。

    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仿佛坐在你身边的真实人物。

    孔刘将石宇的冷漠与不易察觉的疏离,通过日常化的细节处理得入木三分。

    但……

    姜在勋心里也捕捉到了一丝微妙的感触。

    这种“自然流”的极致演绎方式似乎也存在着某种隐形的框范。

    孔刘强大的个人气质和对角色内核的理解与把控能力无疑能将人物塑造得足够立体可信。

    但无形中。

    也形成了一种稳固的、极具孔刘个人色彩的表演路径。

    这种特质赋予他稳定卓越的品质保障。

    却也在某种程度上……

    压缩了角色与他本人之间鲜明的距离感。

    角色固然是成立的。

    演技也是无可挑剔的稳定。

    但看多了……

    或许就会感觉像是在看孔刘自己不同身份的人生切片?

    少了些突破框架的、令人拍案叫绝的惊喜。

    或者说是角色彻底蜕变、拥有截然不同灵魂的“剧抛感”?

    姜在勋默默想着。

    不过。

    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毕竟。

    他看孔刘的戏实在不多。

    满打满算只有当年那部震撼人心的《熔炉》。

    所以。

    此刻看孔刘演戏。

    姜在勋的感受还是非常新鲜的。

    对他这种内敛到骨髓的表演方式充满了观察兴趣。

    心中有种捡到宝的满足感。

    “唔……”

    就在这时。

    脚下的航空箱里传来三花猫不满的呼噜声。

    姜在勋低头一看。

    小家伙似乎觉得待在里面有点闷。

    探头探脑地想往外钻。

    姜在勋连忙伸手轻轻压住箱门。

    低声安抚:

    “乖一点,现在闹腾会被导演训的。再忍忍……”

    趁着安抚猫咪的间隙。

    他迅速从随身背着的运动包里摸索了一阵。

    掏出一个比巴掌略大、塑料磨砂材质、硬壳封面已经被翻得边角毛糙发亮的笔记本。

    动作娴熟地从侧边金属环上解下插着的圆珠笔。

    拇指按下笔尾。

    “咔哒。”

    清脆的弹出声。

    接着。

    他快速在笔记本里摊开至最新页。

    几乎没怎么思考。

    笔尖就开始在纸上飞舞:

    【孔刘内敛自然派观察拾遗】

    眼神处理:

    ——凝视文件,眼神却涣散,精准传递“视而不见”的心理疲惫感。

    (与黄老师聚焦爆发式眼神迥异)

    气息控制:

    ——通电话时,呼吸节奏在“冷酷安排”与听到女儿要求时那微不可察(但确实存在)的停顿与放缓。

    (内心情绪变化的无声流露)

    肢体克制中的张力:

    ——手肘搭在扶手,指关节却无意识微微收紧(内压表现),松开文件时手指短暂揉压太阳穴(强撑疲惫)。力量感来自肢体内部的紧绷,而非夸张动作。

    (值得深入琢磨的“内力”表演)

    ……

    总结——

    优点:生活化真实感极强,细节抓人,观众代入感爆炸。

    隐忧:个人特质鲜明路径稳固,角色距离感压缩,存在重复切片感风险?

    亮点:眼神传达力无敌!声音语调细微处见功力,呼吸节奏精准辅助情绪(注意呼吸节奏与情绪的绑定!)

    核心思考点:

    ——怎样融合“黄师外放式情感爆发”与“孔式自然流生活沉浸”,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

    写完最后一句。

    姜在勋笔尖停住。

    盯着那个问号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突然。

    一缕极其清淡、但辨识度极高的清香飘了过来。

    像是清新的橙花混合着微甜的荔枝果香。

    与此同时。

    他垂落的视线余光里。

    一个同样小小的、便携的帆布折迭马扎。

    被人无声地放在了离他不到半米的地面上。

    紧接着。

    一道穿着蓝白运动服的身影。

    带着那股好闻的气息自然地挨着他坐了下来。

    姜在勋转头——

    裴秀智像个上课听讲的学生一样抱着膝盖,乖巧地坐在她自己的马扎上。

    “你在……写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