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江风、发丝与下一个八年 (第2/3页)
除发霉的壁纸,空气里浮动着除醛剂的化学气味。道峰区的公寓铺好了地暖管,黑色管线在水泥地上蜿蜒如蛇。
最慢的一处连瓦工都没进场,墙面裸露着灰色的水泥,地面上还堆着沙子和砖块。
姜在勋默默在心里计算着时间,眉头不自觉地轻蹙起来。
项目启动是在七月流火的盛夏,如今已是九月的微凉时节。
两个月了。
即便是这些进度最快的房子在完成整体翻新后,紧跟着还需要找专业的评估机构核定价值才能去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之后还要发布招租信息,筛选租客,签订合同,最快也得耗上一个月。
一套房子的完整周转周期长达近四个月之久。
一年有多少个四个月?
满打满算,最多完成三轮这样的“收购→翻新→估值抵押→收租→再收购”的循环滚雪球。
那最终的盈利呢?
最理想化的状态下,剔除了所有运营成本、利息支出、税费等,大概能有……三亿韩元左右。
老实说。
这个回报率其实相当可观。
20亿韩元的启动资金,一年获取3亿净利润,放在任何理性投资者面前都是一份漂亮的答卷。
问题在于起点太低了。
本金二十亿对普通人而言是天文数字,但在那个姜在勋想要跻身的世界里却太少了。这点“不多”的收益,离他心中的目标还隔着汉江那么宽的鸿沟。
因此。
一个想法在姜在勋脑中飞速成形,并且越来越清晰——既然当前的滚雪球速度太慢,为什么不换一套转速更高的轮子?
“允儿……或许我们可以调整下操作模式?”
林允儿闻言扭头,示意他继续。
“受限于本金积累,这样周转太慢。”
“如果用 30%的首付直接购房呢?拿到房子,立刻找租客。然后用第一套房子的押金产生的现金流作为杠杆,去撬动第二、三套房的首付。再租出去……滚雪球的效率和杠杆倍数,比我们现在快得多!”
简单来说就是将资金翻新的“深度”转变为购入房产数量的“广度”。
不追求单套的高溢价抵押套现,而是靠购入更多房产的数量级和持续押金来撬动资产规模,同时享受可能的房价整体上涨红利。
“不行。”
林允儿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否定了。
“为什么?”
“这方案听着很美,杠杆效应诱人,但完全是空中阁楼。”
她伸出白皙的手指,一根根屈起:
“一、房价涨不动了,甚至微跌。银行估值下调,贷款额度不足,新收购的连环首付就断了链条。”
“二、贷款利率只要上调。每套房的月供压力陡增,脆弱的租金覆盖瞬间失衡,资金链立刻断裂。”
“三、中间有任何一套房子短期或长期找不到租客。现金流一断,所有链条上的房子都会跟着崩塌。”
这个泡沫一旦破了的后果是什么?
是法拍,是巨额负债。
这让挂在合同上的法人代表怎么办?
林允儿不可能拿她亲姐的身家和信用去赌这种高风险高杠杆的游戏。
况且。
虽然他们目前是借助了当前房价和利率的红利窗口,但核心是手里牢牢握着经过改造的优质不动产。
即使整个市场风向突变,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被迫暂时停止扩张,甚至某个项目微亏出手。
但这亏本。
顶多损失掉某个项目的部分装修成本或者短期利息成本,是有能力承受的损失范围,不会伤筋动骨,更不会波及他人。
林允儿家境优渥,自身收入更是惊人。
她早已过了需要孤注一掷去博取原始积累的阶段。
她投资哲学的核心是稳健增值。
当然……
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
——林允儿绝不想看到姜在勋凭借过于激进、可能失控的资本杠杆操作,在短时间内获得远超其演艺事业酬劳的财富增值速度。
金钱的力量会扭曲关系的平衡。
稳中求富。
不仅仅是投资的策略。
更是她维系某种微妙主动权的……现实选择。
姜在勋没有再坚持。
抛开夹杂在两人之间的情感牵绊,仅从现实层面的合作来看,他也无法绕过林允儿独断专行地推行那套高杠杆策略。
妥协的滋味不算好受。
但林允儿贴过来的唇瓣柔软温热,带着桃子味的甜香,瞬间冲散了那点经济蓝图破碎的涩意。
既是安抚。
也是对他识时务的奖励。
“走吧。”
她拉着他的手臂:“都过十二点了,回家给宝贝过生日~”
“宝贝是在说我?”
姜在勋明知故问。
林允儿眼波横过来,睫毛扇起的风都带着钩子:
“不然是门口那颗发财树?”
“嘿嘿。”
傻笑声从姜在勋胸腔里滚出来。
林允儿看着他这副瞬间被顺毛的大型犬模样,忽然心软得一塌糊涂。这男人在名利场摸爬滚打多年,骨子里竟还留着如此轻易被取悦的单纯。
一句“宝贝”就能让他眼底亮起星光,若喊声更亲密的称谓——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掐灭。
有些界限,现在跨过去还太早。
……
窗帘缝隙强行挤进一线苍白的天光。
姜在勋手臂无意识地往旁边一捞。
床褥触手冰凉。
身旁空空如也。
只有枕头上散落着几根细长的黑色发丝,还有萦绕不散的蜜桃甜香。
禁欲令?
生日特权罢了。
林允儿踩着高跟鞋奔赴打歌舞台时,腰肢怕是还残留着他昨夜失控的指痕。这纵容的代价,此刻正化作她化妆间里冰敷袋压着的淡淡青影,以及身体每个关节深处泛起的隐秘酸软。
趁着清晨精力旺盛。
姜在勋做了几组徒手健身训练。
俯卧撑的起伏牵动着背肌,汗珠带着体温砸落在地板上。
三花猫蹲在猫爬架顶端,琉璃般的瞳孔随着他不断重复的起伏身影缓缓移动,尾巴尖无意义地轻轻拍打着支架,发出微不可闻的声响。
……
手机上的待办事项闹钟响起。
姜在勋出门前往今天的第一项行程——LG家电的秋季新品展销会。
活动流程顺畅。
作为品牌代言人,配合宣传、讲解产品优势是他的分内事。
握手、微笑、与产品合影、回答主持人的提问……一切按部就班。
只是在展台活动的尾声。
品牌方负责人面带笑容地送来了一个包装精美的“惊喜”——一款最新型号的对开门智能冰箱。
“姜在勋xi,生日快乐!这是我们品牌特意为您准备的生日贺礼。”
姜在勋脸上立刻扬起受宠若惊的笑容。
他当然不会客气。
资本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签收单上的地址被姜在勋写得行云流水——龙山区西冰库洞-江畔云栖-B1-2001号。李圣经会喜欢这个礼物的,虽然她大概率会嘴硬说“占地方“。
上午活动处理完毕。
距离下午的凯狮啤酒啤酒节站台活动还有几个小时空隙。
姜在勋心思转了转。
方向盘一打,直接驱车前往黄政民那处他无比熟悉的住所。
熟门熟路,他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径直走向客厅旁边那个藏着不少好东西的房间。目标明确地自行“选购”了两瓶包装朴素但品质绝对经得起推敲的上乘佳酿。
黄在宇扒着门框探头:
“阿爸说偷酒要打断腿……”
“这怎么能叫偷?这叫合理继承师门遗产。”
姜在勋面不改色,顺手揉乱了小孩的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