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于家元婴,福泽一族(求月票) (第1/3页)
“大家都是高层,未来的事情,多少知道一些,我希望你们共同努力,提升整个‘朱雀军’的实力。”
李云景看着面前的离火上人、炎烈,以及朱雀堂另外两位核心太上长老,缓缓开口。
“我们明白!”
当李云景说出了未来的劫难,众人脸色难看,都知道有多么危险。
“好了!‘朱雀堂’一切都由你们处理,我只有一个要求,全力提升战力!”
李云景犹不放心,再次叮嘱了一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云景在“朱雀堂”盯了一阵,这才再次巡视了“白虎堂”,“玄武堂”。
直到四大护道军让李云景彻底满意,他才再次回到了“七星宫”。
至于“神霄殿”?
李云景没有去那边,虽然明凌川说了让自己代理“神霄道宗”的一切事务,但是他有自知之明,不能就这么去了“神霄峰”。
那算什么事情?
显得李云景急不可耐,现在就要把明凌川赶下台,担任新的掌教至尊?
他还没有这么傻!
四大堂口,加上“七星宫”,还有门派的整个事务,全部过了一遍,李云景掐指一算,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了。
“再有三年我就一百岁了。”
站在“栖梧山庄”的花园,欣赏花草,李云景幽幽叹息一声。
百岁在凡人之中,已经是高寿了,而对他而言,才是刚刚开始。
就算是修炼“天机术”,折损了近四百年的寿命,他还有五百年可以活。
而五百年对李云景而言,别说突破元婴境界,就算是冲击化神境界,他都有很大的信心。
所以,李云景从来不担心自己的寿元问题。
“云景……”
突然,身后传来了于韵怡的声音。
“夫人,有事?”
李云景转过身来,走向于韵怡,笑道。
“嗯!瞒不过你。”
见李云景似乎猜出了什么,于韵怡想了想,还是说道:“夫君,我于家老祖突破元婴境界了。”
“嗯?”
李云景面色一怔,旋即露出了笑容,“这是好事啊!我们准备一份贺礼吧!另外,咱们好久没有回去了,是不是要回去看看父母?”
“是啊,算起来,我们已有好多年没回家看看了。”
于韵怡眼中泛起暖意,轻轻点头:“爹娘前几日传讯,说老祖突破后,于家在‘岳明城’的地位稳固了不少,只是……”
她话锋微顿,似有顾虑。
于震海,沈玉柔虽然自己很多年没有见过了,但是和于韵怡聊天,也知道自己的岳父,岳母有了自己和于家的栽培,二人已经突破金丹境界。
寿命方面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多年不见一面,终究不妥,他还是决定回去看看。
起码也让于韵怡高兴一下。
“只是什么?”
李云景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软触感:“莫非有人不长眼,敢在这时候给于家添堵?”
“倒也不是添堵。”
于韵怡摇头轻笑,“是‘岳明城’的其他几个家族,听闻老祖突破,都想借着贺寿的由头来攀附,爹娘怕应付不过来,又不想驳了街坊邻里的面子。”
“这有何难。”
李云景指尖在掌心轻轻滑动,笑道,“咱们回去时,把‘巡天舰’停在‘岳明城’上空,不必露面,自有趋炎附势之辈知难而退。”
“至于真心道贺的,爹娘照常理会便是。”
他顿了顿,看向庭院中正在梳理羽翼的小黄,笑道:“再让小黄随我们同去,它如今已是三阶金丹境,寻常家族的护族长老都未必是对手,足以震慑宵小。”
“还是你想的周全。”
于韵怡依偎在他肩头,“那贺礼呢?老祖刚入元婴,最需要的是稳固境界的资源。”
“我早已备好。”
李云景从“储物戒指”中取出一个玉盒,打开时霞光流转。
里面是一枚“元婴丹”,丹体圆润,隐隐有婴影沉浮,“这是丹阳子新炼的四阶三品丹药,蕴含精纯灵力,可助老祖稳固元婴初期境界。”
“另外,再备一些其他资源,供于家子弟修炼使用。”
于韵怡看着玉盒中的丹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四阶‘元婴丹’,便是在‘神霄道宗’也属珍品,你竟舍得拿出来?”
“于家是你的根基,也是我的根基。”
李云景合上玉盒,语气郑重,“老祖突破元婴,我作为于家的女婿,自然要尽一份心。”
“既然要回‘岳明城’,带上我新酿的‘灵犀酒’吧?”
正说着,赵绮和吕若曦也从屋内走出,听到两人对话,赵绮笑着插话:“那酒用灵犀草和百年紫米酿了十年,最是养神,给伯父伯母尝尝正好。”
吕若曦则取出一枚玉简:“这是我整理的‘基础阵法详解’,于家子弟若有资质尚可的,或许能用得上。”
“好,都带上。”
李云景看着三女,心中暖意涌动:“明日一早,我们便启程。”
次日清晨,“栖梧山庄”上空霞光一闪,巡天舰已化千丈大小,四人一鸟,不急不缓地朝着“岳明城”飞去。
刚到“岳明城”上空,李云景便感应到城中传来一股微弱却精纯的灵力波动。
正是元婴修士特有的气息,想来便是于家老祖。
他屈指一点,一道灵力无声无息地融入那道气息中,帮其抚平了些许不稳。
“老祖刚突破,灵力还没完全炼化。”
于韵怡轻声道。
“无妨,有元婴丹在,不出三月便能稳固。”
李云景笑道,“咱们先去见于伯父伯母,贺礼晚些再送。”
于家府邸比以前气派了不少,朱漆大门前立着两尊石狮,门楣上悬挂的“于府”牌匾泛着淡淡的灵光,显然是被修士祭炼过的法器。
守门的家丁见到于韵怡,先是一愣,随即跪地高呼:“大小姐回来了!”
府内很快传来一阵骚动,于父于母快步迎了出来,看到于韵怡时,两位老人眼眶微红:“怡儿,你可算回来了!”
“爹娘,让你们牵挂了。”
于韵怡上前握住母亲的手,眼中也泛起泪光。
于父目光落在李云景身上,连忙拱手:“贤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