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冤与不冤? (第1/3页)
“肃王府?”谢胤愣了一下,显然对此很是意外。但他很快想到了什么,蹙眉道:“是……夏璟臣告诉你的?”这夏璟臣和阿梧的关系是不是太好了一些?算起来两人也该没认识多久,竟然连这样隐秘的消息都告诉她么?
谢梧并没有反驳,只是垂眸道:“肃王府和永临侯府暗中来往的证据,今早已经送到司礼监的桌案上去了。”
谢胤沉吟了良久,才道:“若是如此,恐怕有些麻烦了。”
“父亲这话怎么说?”
谢胤沉声道:“肃王的封地西临西凉北向北狄,自大庆开国之时便是重兵驻守之地。当年肃王麾下的定武军也是大庆数一数二的精兵悍将。虽然近二三十年,藩王手中的兵权已经渐渐收归朝廷,但肃王府在肃州军中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视。原本还好……去年陛下杀了封家满门,封家驻守的地方就在肃州。新派过去的将领压不住人,如今肃州到底是谁说了算,恐怕还不好说。”
谢梧了然,“难怪肃王府突然嚣张起来,原来是没了封家人的压制么?若是如此,陛下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谢胤摇摇头,他其实也没弄明白泰和帝为什么突然就要杀封家满门。别说什么封家通敌叛国,就那点所谓的证据,傻子都不会相信。
最初朝堂上其实也没人觉得泰和帝真的会对封家下手,最多是以为泰和帝想要借机敲打敲打封家。因此朝中许多官员都看着时机替封家求情,其实也是给泰和帝台阶下的意思。
泰和帝敲打了封家,再借机责罚一番,收回点权力也就罢了。
谁知道泰和帝是真的下了决心要封肃死?
不仅封肃要死,封家满门都没能逃脱。
谢胤蹙眉道:“若肃王府当真有了反心,恐怕……天下将乱啊。”
谢梧倒是不以为意,平静地道:“现在还不算乱么?”单只是今年,闹得大的就有光州和青州两地叛乱。光州说是剿匪,但什么样的匪患,需要一明一暗两位亲王出马?
谢胤摇头道:“你还小,还不懂。真正的天下大乱……可不是区区几地叛乱能比的。一旦肃王真的举兵造反,西凉和北狄必定不会安生。还有中原各地……到时候,恐怕就连京城也安生不了。”
谢梧微微眨了下眼睛,问道:“若当真如此,我们该如何是好?”
谢胤打量着谢梧,好一会儿才笑了笑,摇头道:“不过是咱们父女俩在这里瞎说罢了,这么多年了肃王府都没反,又怎么会如今突然反了?这些话到了外面不要说。”
不等谢梧反驳,谢胤又沉声道:“阿梧,不用担心。无论发生什么事,为父总是能护得住咱们一家子平安的。”
“真的么?”谢梧道:“封大将军功盖天下,却也逃不过满门抄斩的命运。”
谢胤半晌才叹息道:“封家人……都是君子,可惜了。”
父女俩又闲聊了好一会儿,谢梧才起身告退。
临走时,她将一封陈旧的信函放到了谢胤的桌上。
直到谢梧出去,谢胤才拿起那封信打开,一看信上的内容,谢胤儒雅的面容瞬间变得阴沉狠厉起来。
——若欲掌控英国公府,先设法将谢绾嫁与信王秦牧为妃,铲除谢奂谢奕,得到世子之位,谢胤自在股掌之中。
掌控英国公府?好大的口气!
皇宫
垂拱殿内气氛低迷凝重,夏璟臣垂眸站在殿中。站在他前面的分别是黄泽和韩昭,赵端正端着茶站在泰和帝跟前,小心地劝着泰和帝息怒。
易安禄有些狼狈地跪在殿中,连连叩头求陛下明鉴。
泰和帝喝了一口茶,推开了赵端端着茶杯的手。目光阴沉地盯着易安禄,冷笑道:“明鉴?说说看,你想让朕怎么明鉴?”
易安禄哭天抢地地道:“主子,老奴冤枉啊!老奴对主子忠心耿耿,万万不敢有那样该天打雷劈的心思!老奴……老奴一时糊涂,娶了永临侯的庶女,除此之外,再不敢有什么瓜葛,更不敢与藩王暗中来往啊。”
泰和帝冷笑一声道:“永临侯可不是什么硬骨头的人。”
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