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乌鲁鲁 (第2/3页)
的气场所震撼。
他们开始了著名的“风之谷”徒步。他们穿行在巨大的、红色圆顶巨石之间的峡谷里,感觉自己像是闯入了一个巨人的国度。脚下是崎岖的、布满了碎石的红色土地。耳边,只有呼啸而过的、如同神明低语般的风声。
当他们最终爬上一个观景台,俯瞰着整个被巨石阵环抱的、绿色的山谷时,柳如烟感觉自己仿佛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史前的避难所。
“如果说乌鲁鲁是神圣的祭坛,那这里,就是众神的居所。”她感慨道。
第三天的行程,是一场关于艺术、美食与星空的沉浸式体验。
上午,他们参加了一个由阿南古人艺术家亲自教授的“点画”工作坊。
他们席地而坐,一位年长的原住民女艺术家,通过翻译,为他们讲解着点画艺术中,各种符号的象征意义:同心圆代表着营地或水潭,U形代表着坐着的人,而线条,则代表着旅行的路径。
柳如烟拿起画笔,蘸着由赭石、白泥等天然矿物颜料制成的涂料,在小小的画板上,笨拙地,尝试着用这些简单的符号,来讲述一个属于自己的、关于旅行的故事。她发现,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它不追求写实,而追求精神的表达。
“这不仅仅是在画画,”她小声对陆沉说,“这更像是在进行一种冥想,一种与大地和祖先的对话。”
傍晚,他们参加了此行最令人期待的、也是最奢华的一项体验——“寂静之声”沙漠星空晚宴(SOUndS Of SilenCe)。
当他们抵达位于沙漠深处的晚宴场地时,立刻被那360度无死角的、壮丽的荒野景色所包围。远处,乌鲁鲁和卡塔丘塔,在夕阳的余晖下,静静地矗立着。
晚宴开始前,一位原住民艺术家,吹奏起了古老的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那悠长、深沉、充满了震动感的嗡鸣声,在空旷的沙漠中回荡,仿佛来自大地深处的呼吸。
随着太阳的沉落,他们和其他几十位客人一起,在铺着洁白桌布的长桌旁坐下,开始享用一顿融合了澳洲现代美食与“丛林食物”(BUSh TUCker)元素的精致晚餐。他们品尝了烤袋鼠肉、熏鸸鹋肉,以及各种用本地香料调味的沙拉和甜点。
而当夜幕完全降临,所有的灯光都熄灭之后,真正的奇迹,才算开始。
由于地处沙漠中心,没有任何光污染,南半球的璀璨星河,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令人敬畏的姿态,展现在他们头顶。银河,像一条由亿万颗钻石组成的、明亮的河流,横跨整个天穹。南十字星座、天蝎座、人马座……都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
一位“星空解说员”,用激光笔,指着天空,为他们讲解着南半-球的星座故事,以及阿南古人对星空的独特解读。柳如烟第一次知道,在原住民的文化中,银河,并不是由星星组成的,而是由星星之间的、黑暗的、尘埃带组成的“天上的鸸鹋”(EmU in the Sky)。
她依偎在陆沉的怀里,仰望着这片深邃而浩瀚的星空,感觉自己与宇宙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前所未ve有的、深刻的连接。
在乌鲁鲁的最后一天,他们要去体验另一场关于光与艺术的奇迹——“原野星光”艺术装置展(Field Of Light)。
他们在日出前,再次来到了乌鲁鲁的脚下。但这一次,迎接他们的,不是日出的光芒,而是一片由五万多个、覆盖了数个足球场大小的、如同发光花朵般的玻璃球,所组成的、无边无际的“光之海洋”。
这是由国际著名艺术家布鲁斯·蒙罗创作的大地艺术装置。这些小小的光球,通过太阳能供电,在夜色中,会不断地,变幻出紫色、蓝色、红色、白色等不同的色彩。
他们行走在这片如同梦境般的、发光的“花海”之中,远处,是乌鲁鲁那巨大的、沉默的剪影。现代的灯光艺术,与古老的神圣土地,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奇妙而又和谐的对话。
当东方的天空,开始泛起鱼肚白,这些人工的光芒,逐渐褪去,而乌鲁鲁的轮廓,则在自然的光芒中,变得越来越清晰时,柳如烟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从梦境到现实的、无比温柔的过渡。
下午,他们没有再安排任何行程,只是回到了酒店,静静地,坐在阳台上,最后一次,凝望着远处那块巨大的、在正午的阳光下,显得有些慵懒的圣石。
傍晚,当他们即将结束乌鲁鲁之旅,准备第二天一早,飞往下一个目的地时,陆沉拿出了他为柳如烟准备的,这份充满了神圣与艺术气息的乌鲁鲁礼物。
那不是一件首饰,也不是一件纪念品,而是一幅装裱精美的、由画布和天然矿物颜料构成的、真正的阿南古人点画艺术品。
画的尺寸不大,但上面的图案,却充满了故事性。画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同心圆,代表着乌鲁-鲁。从这个中心,延伸出两条由脚印组成的、蜿蜒的线条,代表着两位旅人(陆沉和柳如烟)的足迹。而在他们的路径两旁,还点缀着一些其他的符号,代表着他们沿途所见的、重要的地点和经历。
“这幅画,是我昨天上午,在我们参加的那个工作坊里,悄悄地,委托那位年长的女艺术家,为我们专门创作的。”陆沉将那幅充满了原始力量与真挚情感的画作,递到柳如烟的手中,柔声说道。
“它的名字,叫‘两条小溪的歌之线’(SOngline Of TWO CreekS)。在原住民的信仰中,‘歌之线’,是创世祖先在梦境时代,一边行走,一边歌唱,从而创造了整个世界的路径。它既是地图,也是历史,更是神圣的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