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六章 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十六章 枣 (第3/3页)

。”

    忙完这些之后,眼看天色就要入夜了,扶苏就将这些豆苗全部推入了库房中。

    夜里,扶苏依旧在书写着对渭南的规划,除却种麦子与其他谷物粮食,其实也可以试着培育一些作物,譬如说水果,大葱,冬枣,柿子。

    在保证耕地的同时,多种一些其他作物。

    这个时候,当初经常问老秦人如何种地的经验,就能有用武之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渭南的发展远远不止这些。

    屋外,正巧有一队换值下来的甲士路过。

    而这个时候,油灯的火光照应下,公子扶苏执笔正在书写的身影就被灯火映了出来。

    都说公子扶苏勤勉,不论是在咸阳城,还是在这里,都是一样的。

    翌日,扶苏重新来到库房发现还是有一些豆芽没有发芽,也有一些豆芽发芽之后又被冻坏了。

    扶苏一筐接着一筐地挑选着,将一些坏掉的豆芽全部筛了出来。

    即便让田安与李由一起帮忙,筛选这些豆芽也几乎用去了半天时间。

    过了午时之后,还要去田地里翻土,将土壤翻一翻,把下层的土壤也翻上来。

    光是这两件事,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要不是有这么多甲士帮忙,指不定还要忙到什么时候,如果是寻常人家,光是这些事就几乎占据了他们一天时间。

    岁首的这个月过去之后,关中迎来了几个晴天。

    现在已不用翻土了,气候也温暖了不少,李由正带着他的人将豆芽移栽到田地里。

    田安每天都将驴喂得很饱。

    扶苏看着这头被喂得有些肥的驴,当田安将绳套套在它的脖子上时,它的美丽生活就结束了。

    田安挥下鞭子,这头驴便往前走,这一走就拉动了那新做出来的磨盘。

    为了做这个磨盘,田安每天晚上都在打磨石头。

    如果这头驴灵醒一些,它就应该知道,当田安给它喂第一口吃食时,这个老人从头到尾都是带着目的的。

    而现在这头可怜的驴,它就要为此付出贪吃的代价。

    豆花与豆浆是田安最喜爱的食物之一,他老人家常说,等他老得照顾不了公子的时候,就来这里住,在这里度过余生,养一头驴,每天给他磨豆花。

    田安总是一边说着这些话,一边将萝卜与肉干喂到这头驴的口中。

    今夜的月光明亮,扶苏坐在田埂边,还能听到驴的叫唤声与磨盘转动的声音。

    一直到磨出足够多的豆花,田安这才放过了这头驴,让它去休息,明天还要接着拉磨的。

    翌日,天刚亮的时候,扶苏端着碗吃着面,一路走到田埂上,看着昨天移栽下去的豆苗。

    情况不算好,也不算太坏,但也有小部分的豆苗坏了。

    李由也早早赶来,疑惑道:“怎么会这样?”

    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挖出来的土从离开田里的开始,土质就不一样了,加上豆子刚种下去的时候需要每天浇水,或多或少都改变了培养土的酸碱性。

    而当它们从培养土转到正常的田地里,根系肯定会受影响。

    看成活率在七成左右就已不错了。

    只要豆子都能长出来,始皇帝的先农礼就算顺利。

    扶苏道:“挺好的,不算很差。”

    李由将种坏的豆苗都拔了,问道:“公子,眼下关中暖了,是不是可以直接种?”

    “嗯,将坏了的豆苗都清理干净,再种一些,以免看起来稀疏不匀。”

    言罢,扶苏蹙眉思量着,眼下还有很重要的一关,再等几天,等过了会迎来倒春寒的月份,心中才算踏实。

    就怕遇到如去年的倒春寒,来得早,去得晚。

    这样的倒春寒对作物的影响太大了。

    扶苏又在这里住了五天,每天看云看星星,按照那些关中老农的口述,如果天空的云飘动太快,多半是要下雨,一旦在这个季节出现雨水,很有可能会迎来倒春寒。

    若是天空的云很厚,且有卷云,也要警惕冷空气。

    当然了,若遇到寒风与阴云天,那就不用考虑了,可以直接判断为倒春寒。

    好在,这半月时间没有出现任何状况,接连都是晴天,就算是夜里月亮星星也很明亮,老天是眷顾大秦的。

    当王贲来到这里的时候,扶苏也打算回咸阳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