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三章 归来的人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三章 归来的人们 (第3/3页)

间没有站稳,整个人跌入到了江水浅滩上。

    刚换好的干净衣裳,一时间又变得湿漉漉。

    等他再走动岸边,营地里三三两两的甲士也都出来了,今天是他们开拔要回关中的日子。

    众人听着都水长的吩咐,比起在南方的山林中的江南与困苦,那时候他们活像一个个野人。

    现在,他们过得算是好了不少,而且都有了鞋子穿,还有衣服换。

    临行前,都水长禄几次向这里的守将表达了谢意。

    其实守将们也都是奉命行事。

    而后,都水长看着跟随自己又要回关中的孩子们。

    刚从关中出来时,他们的确都是半大孩子。

    再看看如今的他们,一个个不是脸上有了疤痕,或者是须发茂密,还有的长了不少胡须。

    三年时间,真的能够改变这些孩子,原本胆小的孩子,此刻也都大胆了不少,以前那些较为冲动的孩子,现在稳重了许多。

    困难是能磨炼人的,这些孩子回到关中之后,肯定也会再有一番作为。

    还有一驾驾的马车从营地中被拉了出来。

    都水长禄带着队伍,一路朝着关中方向而去,

    一路上正值蜀中瓜果成熟的季节,一行人从山间的小道走过,惊起了一片鸟群,又见到山上还有不少人正在采摘山上的果子。

    队伍行进了三天,距离终南山只有几里地。

    一队兵马在此地已等了数天,这支队伍的规模不大,为首的将军名叫陈艾。

    陈艾是一种草药的名称,孟子有:言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正是陈艾这个名字的由来。

    大抵是希望用这个名字的孩子能够无病无痛,即便是生病了也能够痊愈。

    “将军,有一支从蜀中来的兵马。”

    闻言,原本躺在山脚下的草垛中的陈艾顿时来了精神,又问道:“真是蜀中来的兵马?”

    “是的,不会看错。”

    陈艾整了整自己的甲胄,命身边的十余人皆收拾一番。

    而后陈艾没有骑在马背上,而是牵着马站在路边。

    半个时辰之后,远处终于出现了一支队伍。

    对方也派了人来询问。

    陈艾说明了来意,对方又去回禀。

    两支队伍在这条路上相会,陈艾先上前问道:“敢问,可是都水长?”

    禄上前道:“正是。”

    “末将乃章邯将军麾下裨将陈艾,特来此迎接都水长,章邯将军有令让末将带都水长去看看敬业县的敬业渠。”

    闻言,禄问道:“商颜山的那条渠?”

    “正是。”

    “那条渠当真挖成了?”

    陈艾回道:“用了四年,前后征调民夫数万人,从中原各地迁民二十万入关,这两年修渠,垦荒,让关中多了数万顷良田。”

    禄惊叹道:“章邯将军果然了得。”

    “还请都水长先一步去商颜山。”

    闻言,禄有些迟疑道:“老夫还要先去咸阳,向咸阳禀报。”

    陈艾依旧行着礼用十分谦逊地姿势道:“那是自然,末将护送都水长前往咸阳,待都水长在咸阳忙完国事与家事,再去渭南亦可。”

    “渭南?”

    “章邯将军如今是渭南郡的郡守,都水长到了关中就什么都知道了。”

    禄神色期待,原来他离开关中之后,公子扶苏依旧在主持修渠,挖开洛河修建了敬业渠,还迁民二十万入关,垦荒数万顷田。

    公子扶苏竟做了这等大事。

    众人一起往关中而去,禄觉得自己在蜀中喂了一年的蚊子,在桂林郡又喂了两年的蚊子,没想到在关中也有人在努力挖渠。

    也有人一直在建设关中,这让禄觉得有一种志同道合的感受,治理国家也从来不只是说今天杀什么人,明天又要杀多少人。

    禄想到了当初在上林苑第一次见公子扶苏,那时候记得天还下着冻雨,公子扶苏十分谦逊地来问询咸阳桥修造事宜。

    离开终南山之后,一行人已进入了关中地界,如今正值七月下旬,是关中粮食要收获的时节。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