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匈奴与上郡 (第3/3页)
目,这些账目是前些天公子扶苏所写的。
有关抚恤与战功分田。
殿内很寂静,只有始皇帝拿着竹简时拿起又放下的动静。
几个内侍站在一旁,一动不动,低着头等候着始皇帝的吩咐。
别看始皇帝虽在林光宫避暑,实则对咸阳城的风吹草动很清楚。
当公子扶苏与丞相李斯,少府王贲一起来到大殿内,始皇帝也放下了手中的竹简。
之后一碗碗酒肉菜肴都被端了上来,李斯正在与始皇帝谈着近来的诸多国事。
而听父皇与李斯话语中,扶苏听到一个人,是当年负责守备咸阳的内史令,此人名叫腾。
不过早在数年前,此人就过世了。
听父皇与李斯的讲述中,扶苏听到了一件事,这件事与当年父皇还是秦王时,寻找治理秦国的国策说起。
听着他们的话语,扶苏发现原来当初就有人想到了一统六国之后,必须要有官吏接着东出。
但在扶苏看来,东出的人不应该只有官吏。
扶苏安静地吃着饼,时不时吃一口羊肉,边上还有西域进献的葡萄吃。
而大殿内,依旧是父皇与丞相的话语声。
又听丞相说起了北方的事,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扶苏就听到了父皇说起了北方匈奴之祸患愈演愈烈,甚至匈奴的骑兵还几次掠过阴山。
丞相说,解决匈奴人之患,只要等蒙恬将军的骑兵练成,就可以北击匈奴。
而父皇则是另外一个看法,君臣之间并不是一直都这么有默契,也会有分歧。
而这一次,始皇帝与丞相的分歧就是,如何治匈奴。
在始皇帝看来,一次两次击败匈奴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即便是蒙恬打退了匈奴人,再过十余年之后,匈奴人依旧会卷土重来。
因此,始皇帝又说起了修长城之事。
扶苏端着碗筷,嚼着口中的面,忽然觉得始皇帝的志向是十分远大的,始皇帝的气魄也是整个战国春秋所有的君王都不能比的。
想要做的事也是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君王,从未做到过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