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四章 神奇的祭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四章 神奇的祭文 (第2/3页)

柴,回道:“来年入春之后,等枯水期,再动工修河渠。”

    叔孙通饮下一口热水,又长出一口气,他觉得章邯虽说有些愚笨,但胜在有毅力,而且能吃苦耐劳。

    这个敬业县,在叔孙通看起来,人们都有些傻呵呵的。

    叔孙通觉得可能是当年的自己,在往来之间都是齐鲁名仕,所言所说都是诗经典籍。

    现在再看,世人其实很简单。

    有人说秦地的人们是如何地虎狼,从齐鲁入秦之后,他对秦地的人们还是颇有改观的。

    并且叔孙通想在这里久居,并不是他觉得自己的学识超过了这里的人们,也并不是自视甚高,他觉得天赋如公子高那样的人,早晚会超越他叔孙通。

    叔孙通无意将始皇帝的一位公子培养成名仕。

    他只是太喜欢这个地方,叔孙通望着远处的景色,冻雨淅淅沥沥而下,人们带着抢收而来的糜子回家,这些人的脸上多数都是带着笑意的。

    “章郡守,我们有多少豆子?”

    章邯道:“在账目上。”

    叔孙通道:“你觉得潼关县有多少豆子?”

    “他们能有什么豆子?”章邯又道:“潼关的人都在建城,辛胜将军问我借粮,借一千石。”

    “你借了?”

    “公子给回复了,说是能借,我这就让人将粮食送去。”

    “这……”

    叔孙通正要说话,又见到章邯急匆匆离开,只得长叹一声……

    ……

    自今年春季,张良见过了项伯之后,就打算前往楚地看看,他找到了当年的几个旧人,让他们家中的子弟相送。

    只不过,张良在前往楚地的路上,还未离开齐鲁之地,就被一队人截在了半路。

    张良也带着随身的侍卫,要杀要打倒不见得,考虑能否全身而退。

    但等对方说明了来意之后,张良迟疑了,既然都是准备反秦复国的,同意与对方谈一谈。

    齐国旧地,狄县,张良已在这里留了半年。

    这半年,张良答应与对方相谈,没想到被软禁了半年,一直被软禁在一处宅院中。

    “我愿带着先生杀出去!”

    听到身边的护卫开口,张良摇头。

    护卫有三人,都是当年韩地旧人的子弟,身手极好。

    可张良并不想在眼下与人拼命,况且田氏三兄弟,只是想要留下他张良一起反秦,而且还提供衣食。

    张良坐在院内,看着案上的竹简,这是田氏三兄弟送来的,所言的是几个从秦地走出来的学子,在外授学,并且招收弟子。

    其中有一个叫稂的秦地学子,他教授学子,不收分文,只需要每天能够有一张果腹的饼就可以,而且他在一个地方留一个月之后,就会再去别的地方

    这个消息倒使张良觉得意外。

    只是这件事被写在竹简的末尾,田氏三兄弟并没有太过在意。

    张良的目光却在这最后一列停了很久。

    “子房!”

    听到话语声,张良抬眼看去,见到了一个中年人领着两个青年人走入院中。

    领头的中年人被便是田儋,传闻是齐国国君田氏的族人。

    至于是齐国国君的哪一系支脉,张良不得而知,只知道狄县的乡民们十分拥护田氏三兄弟。

    此田氏三兄弟有狄县的人拥护,好在秦官吏没有追究,若田氏三兄弟闹出了什么乱子,他们三兄弟可曾想过,因此连累了整个县的人?

    张良这些年习惯了低调行事,也习惯了独来独往,这与田氏三兄弟的做法截然相反。

    而田氏三兄弟,则高调许多,高调到他们只要振臂一呼,就能够带着狄县的乡民起兵。

    张良知道,狄县一共有青壮年一千人,其余的都是老幼,而秦在齐地一直布置有重兵,也都是如今的始皇帝没有对六国的旧贵族杀绝,才留下了田氏三兄弟。

    经过这半年的接触,张良觉得这兄弟三人不过是借着此地人脉能够在一地逞凶,若是离开了这里,他们三人便没什么用了。

    要说真本事,田儋还稍有些见地。

    田横看着十分勇武,且有一股果决的好汉之气,在此地人们口中,田横十分仗义。

    田荣看着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