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六章 很重的心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六章 很重的心事 (第1/3页)

    咸阳北郊,林光宫北面有一片开阔地,这里是直道的起点,平日里此地常有兵马驻防,每一次从关中调粮食送去北方,都是从这里出发的。

    而且在这里还能看到很深的车辙印,扶苏望着远处的道路,良久沉默,心中思量着如今的形势,就如当初南征,父皇是始皇帝,他不是别人。

    正因他是始皇帝,当有了北伐的准备之后,就一定会有北伐。

    古往今来的人们,用长城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的界线。

    春秋列国八百年过去了,如今天下一统,农耕文明与北方的大战却要来了。

    扶苏的印象中,再过十数年……北方的匈奴人就会大举南下。

    过了两个时辰,后方从咸阳来的官吏也纷纷到了北郊,朝中大臣三三两两而来,远远看去人数还不少,有年迈的也有年轻的,还有高矮胖瘦……总之看起来黑压压的一大片。

    程邈快步跑来,行礼道:“公子,都到了。”

    扶苏颔首,面向北方。

    吴公再一次策马而来,他禀报道:“距此还有三里地。”

    张苍抬眼看了看天色,已过了午时。

    扶苏总算是明白吴公此人即便是有些笨拙,丞相还会将他留在身边的另一个原因,有时身边有一个诚实的人,心里就会很踏实。

    但若是十分紧要的事,还是不要让吴公去办的好。

    又过了一个时辰,众人都站得有些累了。

    张苍看了看身后的百官,又看了看站在前方依旧站得笔直的公子扶苏,再看天色已是近黄昏。

    扶苏站在最前方,终于在直道的尽头看到了队伍,手执黑旗的骑兵在前方,后方则是甲士。

    当这支队伍走得更近了一些,后方的百官们也看清了这一支庞大的队伍,那是一眼看不到头的甲士队伍,黑色的旗帜迎风招展,队伍肃穆而来。

    扶苏站在官道一侧,群臣站在了官道的两侧。

    当始皇帝的车驾来到近前,扶苏带头,领着众人纷纷躬身行礼。

    始皇帝的车驾缓缓而过,当车驾从眼前而过时后方的队伍依旧没停,车驾路过了林光宫一路朝着咸阳城而去。

    不多时,有一骑快马而来,来人是李由。

    “皇帝有令,诸位皆回咸阳,明日廷议。”

    看来是始皇帝也觉得路途劳顿,扶苏听到了后方传来了议论声,对身边的吴公吩咐道:“让众人回去吧。”

    吴公颔首。

    直道边有还未化开的积雪,黄昏之后,从北方吹来的风也更冷了。

    众人散去之后,扶苏这才回了高泉宫。

    王棠儿正站在梅花树下,看着树上盛开的梅花。

    扶苏道:“田安总说这两棵树总是不按照时令开花。”

    王棠儿扶着腰笑道:“关中的梅花并不多,我小时候在洛阳也看过梅花,其实这花在这个时节开花,并不晚。”

    扶苏迟疑道:“其实它开花的时令是对的?”

    妻子一番话,给了扶苏启发,也解开了田安一直以来的困惑。

    气候是不会变的,田安之所以会觉得开花的时令不对,是因他没见过别的地方的梅花。

    其实,是梅花一直在提醒着田安,它到了开花的时令就一定会开花。

    王棠儿低声道:“要去告诉田爷爷吗?”

    扶苏摇头道:“不用告诉他,若不能骂这两棵树了,反倒是他的人生乐趣少了些许。”

    王棠儿颔首。

    扶苏牵着妻子的手走回了殿内,除了有时忙于国事,还要时常对照历法节气,秦的历法与节气与后世不同。

    扶苏从书架上拿下一卷竹简,秦的节气分为八个,其中有立春,立夏……也就是四立,但只有两分,分别是春分与秋分,所谓四立与两分两至……还有夏至与冬至。

    在扶苏认为,农耕文明发展到以后,到了后世有二十四个节气,它们的名字也美丽,如白露,霜降与芒种。

    不过秦人的节气与耕战体系有关,譬如说夏至后三庚为伏,祭犬神避兵灾,说的是秦军入伏休战。

    或者是立春禁伐木,立夏禁烧荒。

    譬如说,扶苏还想起了一句后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