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七章 再发上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七章 再发上郡 (第2/3页)

,程邈神色狐疑,他心想着这卷名册他事先看过。

    那上面也没写什么不得了的事,公子为何这般神态?

    程邈自顾自吃着饼,看着公子的手掌还按在这卷名册上。

    扶苏在卷书上看到了一个人名,这个人的名字叫作侯生,按照这卷竹简中的记载侯生乃齐人,乃是当年齐国的贵族,稷下学宫的学子,师承阴阳家邹衍。

    邹衍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人与孟子是同一时期的名家。

    扶苏不太明白,既侯生是阴阳家的弟子,为何会言长生。

    这名册中还有一个叫卢生的人,不远的将来,此人会说亡秦者胡也。

    侯生与卢生都是以文学方术士入博士府。

    现在,这两人还是博士府不起眼的方术士。

    程邈还在吃着田安给的饼,他的目光看着公子扶苏脚步匆匆离开了丞相府。

    扶苏想起了封禅之后就会发生的焚书坑儒,四百位儒生的骨灰混合着竹简的灰烬如同雪花,飘落在渭河的水面上。

    丞相府的人很好奇,公子今天怎匆匆而来,又匆匆而走。

    翌日,丞相府的人听闻,早晨时分有几个齐鲁博士就要被丞相李斯的人带出了丞相府,要送去上郡监修长城。

    程邈看了看被送去上郡的名册上,多了几个昨天公子看到的名字,其中就有侯生与卢生。

    咸阳城外,一队齐鲁博士成排出了咸阳城,人数不多一共十五人,整整齐齐地往北郊而去。

    这些博士中有几人怎么都没有想到,他们刚落脚咸阳,就被发往了上郡。

    咸阳城的城墙上,看着这个光景的扶苏行礼道:“有劳老师相助。”

    李斯道:“小事。”

    扶苏不知这些博士心中此刻是何其悲凉,道:“老师,这些齐鲁博士得知咸阳厚待六国博士,他们是为了厚待而来,而不是为了报效皇帝。”

    李斯抚须道:“臣近来也觉得,博士太多,不是一件好事。”

    话音刚落,就听城墙下传来了一声怒喝。

    “李斯!”

    闻言,李斯低眼看去见到了正在城墙下嘶吼的淳于越。

    “李斯!你把老夫也发往上郡……”

    面对怒喝声,站在城墙上的李斯轻轻挥了挥手,就有甲士拖着气愤的淳于越离开了。

    四下又安静了许多,扶苏道:“这些博士会离开咸阳吧。”

    李斯微笑道:“公子不用担心。”

    一见到丞相的这个笑容,扶苏心中莫名有了又被孩视的感觉,别人可以孩视你,但不能真把自己当孩子了,又问道:“将这些博士发往上郡,势必会让其余博士惧怕。”

    冷风吹过,吹得李斯须发晃动,他低声道:“公子,这咸阳岂是这些博士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话语声很轻,却带着一种尽在把握中的气场。

    扶苏又从老师身上学到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让扶苏清楚地认识到了一个现实。

    现实就是,李斯一句话就能决定淳于越或者其他齐鲁博士的命运。

    在大秦,他李斯是这里的丞相,而始皇帝是一个集权专制的皇帝。

    郡县制造就了集权,而集权制让丞相的权力也被放大了。

    田安跟在公子的身后,这件事从头到尾他都在旁观,丞相是一个十分忠心的人,他甚至都没有过问公子缘由,公子说让这些人前往上郡监修长城,丞相就将人送去了。

    田安觉得自己老了,总有老死一天,在老死之前能够看到丞相对公子如此忠心,心中颇为踏实。

    今天,又有不少蜀中与南方的文书送到了章台宫。

    深夜里,扶苏与父皇共同在章台宫的大殿内看着这些文书与战报。

    先前让屠雎派人送一些南方稻子来,这里稻子没有直接送到关中,而是先送到了蜀中,这些稻种会在蜀中挑选百余亩田地先种下,种下之后再看看收获,若能提升产量,可以一点点扩大面积。

    扶苏当即批复了这卷文书,准许蜀中的决策。

    嬴政沉声道:“听闻,你让李斯派一队博士去了上郡。”

    “的确是儿臣让丞相这么做的。”

    “往后这种事不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