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东去 (第2/3页)
何,其实爷爷他从不觉得自己有多厉害,尤其是攻打赵国那次,爷爷把后事都交代好了。”
扶苏熬着鱼汤,又用另一个炉子煎着羊肉。
夫妻的饭食其实很简单,一碗素菜加上一碗鱼汤,高泉宫还有不少稻米,便煮了稻米饭吃。
饭后,王家婆婆哄着小公子衡先休息了。
扶苏给妻子讲述着书中的学识,在这里的许多书都是小时候看百家典籍时所作的笔记以及个人的理解,这里面还有不少超前的学识。
她总是看到一些较为新奇的概念,便会看不懂,譬如说生产资料种种。
比如说,公子高也看不懂这里的书,他也只能死记硬背。
“他们都说父皇要封禅了。”
听到妻子的话语,扶苏颔首,“嗯。”
“是那些齐鲁博士没有劝说的吗?”
“不是,等封禅之后,丞相说不定就会将那些齐鲁博士杀了。”
闻言,王棠儿手中的筷子一停,就连咀嚼的动作也停下。
扶苏想对她说,我的妻子啊……这个世界是很残酷的,整个秦廷的人都是各自有利益的,包括她的丈夫,大秦的公子扶苏也是有利益在其中的。
扶苏低声道:“不用害怕。”
王棠儿神色严肃了几分,她觉得要做好公子的妻子,还有很多要学,首先要学的就是更清醒的面对现实。
以后,也能像公子这样,轻而易举地说出谁被杀了,或者是哪些人要死也不过是随口一句话。
王棠儿知道,自己嫁给公子也是为了家族。
用过饭之后,王棠儿坐在后殿看着书,她的身侧是一棵半人高的枣树。
王家婆婆带着一篮子的布匹而来,她道:“夫人,是有心事?”
王棠儿心里是有些乱,她也看不进去眼前的这卷书。
而自己有心事的模样被婆婆一眼就看穿了。
王棠儿道:“我该怎么当好公子的妻子。”
王家婆婆叹道:“夫人,是何感想?”
“我觉得公子要做很多很多的事,将来的公子是不是要管着这个国家,以后我还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妻子。”
王家婆婆问道:“夫人觉得呢?”
王棠儿搁下手中的书,又道:“我要成为一个清醒的妻子。”
王家婆婆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迷茫与困惑,也看到了她的难处,有些心疼。
公子扶苏现在还很年轻,但这位公子有手腕有城府,这样的人在面对利益时,是不会被感情左右,又或者说这位公子其实也是个性情淡薄之人。
但在平素,公子对这位夫人很好,是特别的好。
这也是王家婆婆看在眼里的。
公子从来不会隐瞒夫人。
王家婆婆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她只能坐下来缓言低语的安慰夫人。
始皇帝二十八年夏,正值关中夏收的时节,各县都在收麦子。
咸阳城外建设了一座官舍,张苍与公子扶苏就在这里筹备粮草。
各县的县令正排队站在这处官舍之外,县令们都在禀报着自己的县内的情况。
扶苏与张苍,程邈以及一队官吏就坐在官舍内,听了一天的禀报都觉得有些累。
程邈往门外看了一眼,回道:“公子,还有最后一个。”
扶苏颔首示意让人进来。
这最后一个县令也不是别人,而是华阴县令司马欣。
再一次见到司马欣,他与以前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的消瘦。
司马欣道:“禀公子,华阴县的一万五千石田赋,半月内可备好。”
言罢,他又递上一卷竹简。
程邈接过竹简放在了张苍面前,张苍打开看着,这是华阴县的账目。
扶苏颔首道:“各县的粮食不用集中运送到咸阳,再过几天会有丞相府的人去华阴县,领了田赋之后就运去洛阳。”
闻言,司马欣又注意到张苍低声对程邈说了两句话。
听了张苍的补充,程邈问道:“正值汛期,渭河的河道如何?”
扶苏坐在上首还在书写着,自从接任了自家岳丈的位置,成了大秦的新任少府令,刚坐在这个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