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崤函古道 (第2/3页)
了战马快步跑向皇帝的车驾,上了车辕匆匆进入。
马车内,光线昏黄,这里还有帷帐,始皇帝没坐在帷帐后,而是坐在帷帐前。
刚递来的竹简被重重摔在地上,嬴政怒道:“韩地早在十年前,就开始策划反秦了!”
李斯忙道:“好在人都拿下了。”
嬴政指着竹简,又怒道:“当年内史腾攻韩,韩王安投降,朕善待了他们的韩王,善待了韩地的贵族,当年是这些贵族还要在新郑起兵复国,到现在朕善待韩地民,韩地的贵族……他们还要反朕!”
当年韩王兵败,始皇帝对韩王安以及韩地的人们一再宽容以待,可始皇帝的宽容却换来了韩地贵族的变本加厉。
始皇帝不在乎那个叫张良的人,只在乎如何治理好国家。
嬴政痛骂了两句,重新坐下来之后又重新冷静下来,扶着额头道:“绕过三川郡是扶苏的安排?”
李斯颔首道。
“查三川郡也是扶苏的安排?”
李斯再一次颔首。
“去年,若朕当初真的要东巡,是不是就会被人刺杀?”
李斯没办法否认,沉默不言。
嬴政沉声道:“的确有六国博士说过,希望朕能够去东巡,还是扶苏劝了朕。”
李斯正要开口,却又听到话语。
“把扶苏,冯劫唤来。”
李斯走到车辕,吩咐了几句,又回到了马车内。
片刻之后,扶苏与冯劫走入车驾内。
始皇帝的车驾很宽敞,四个人坐在各自的方向也不显得拥挤。
始皇帝坐在正中,扶苏与李斯各站在两侧,冯劫站在一旁。
“扶苏,你是不是早就怀疑三川郡的事了?”
“儿臣只是想着防患于未然。”
李斯忙补充道:“当年张良意图反秦,联合在洛阳的韩地旧贵族,而当初正巧有了东巡的念想,若当初真的东巡,恐会落入陷阱,出了函谷关就是三川郡,换作是臣,臣也会这么做。”
“这件事还要查吗?”
冯劫道:“要查,尤其是查张良的下落。”
廷尉负责大秦的刑狱,也掌握缉拿,手里还是有不少人的。
走下父皇的车驾,队伍依旧行进着。
扶苏翻身上马,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也就是自己的妻儿边上。
小公子衡在马车内哭了起来,而后夫人哄了哄,这哭声就平息了。
扶苏又见到了冯劫出了父皇的车驾,之后才是丞相。
“廷尉。”
冯劫刚坐上了自己马车的车辕,听到呼唤声,原来是公子来了,他回头行礼道:“公子。”
“父皇又有交代了?”
“嗯。”冯劫想起了马车内的话语,也没什么好瞒着公子的,感慨道:“丞相李斯向始皇帝进谏,遣走所有的齐鲁博士,废私学。”
“父皇答应了?”
“皇帝没有答应,也没有否决。”说出这话的时候,冯劫还特意看了看四下。
扶苏道:“叨扰了,廷尉早些休息。”
冯劫再一次行礼,走入车驾。
扶苏策马在一旁依旧思量着,想着最近发生的事,以及东巡前后的种种。
始皇帝与丞相李斯对齐鲁博士的耐心已耗尽了,李斯向始皇帝进谏驱逐六国博士,废私学。
父皇没有当即答应李斯的进谏,还是留了一些余地的。
第二天,始皇帝让人在沿途的车辙道上铺上了石料,崤函古道是当初,秦,魏,韩三国的边界,也是多年以来战争频发之地。
在这条古道上,埋骨无数。
始皇帝要用车辙印来回走一遍中原,如果车辙印当作盖章的印,那么这广袤的山河就是印泥,皇帝用车辙印对这个帝国的国土盖下印章。
人们会记得始皇帝东巡,也会记得东巡路上,始皇帝的车驾是多么的威严。
至于,调查三川郡韩人旧贵族的事,则交给了廷尉冯劫。
不过,扶苏自觉得自己无法插手这件事,秦廷讲究以吏为师,各司其职。
专业的人坐在专业的位置上,人们很早就明白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