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泰山秋雨 (第3/3页)
现在,徐福该为他自己考虑。
夜里,扶苏与妻子坐在一起,儿子就躺在田安所造出来的婴儿车内,王家婆婆尤其喜欢这个婴儿车,她觉得这才是造福社稷的好东西。
眼前生着火,扶苏道:“还有多余的竹子吗?”
田安打磨着婴儿车的边沿,又道:“有的。”
“多准备一些竹子,我想做伞。”
“伞……”
田安想了片刻,就让人去拿竹子。
只要是公子吩咐的事,不用等第二天,即便是晚上也要连夜将竹子带来。
近日来,扶苏一直在研究防水的材料,又想到了自己上辈子,伞不难做,大秦的公子想要做一把伞可以调动巨大的人力物力。
现在扶苏也想送始皇帝一把伞,以及现在的人们。
听说伞是鲁班发明的,而且还有典籍记载,扶苏也能够合理地拾人牙慧了,想必鲁班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不会错怪的。
过了五天,齐鲁博士们陆续回来了,接着就连淳于越也跟着回到了队伍,不过这些人并没有得到始皇帝的召见。
今天却发生了一件事,皇帝派兵前往山上,似乎做好了登山的准备。
徐福看了看天色,意识到现在是雨季。
但当徐福急匆匆去寻公子,才听太尉王贲说公子扶苏与皇帝,丞相正在泰山上走动,今天并不是要正式登泰山,而是去山上走一走。
徐福抬眼看向泰山,他想要来告诉公子,现在正值雨季,这天就要下雨了。
过了一个多时辰,也没见公子与皇帝下山,而正如徐福担忧,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天空已是阴云密布了。
在走上泰山的小径上,这里有一片银杏树的树林,每当风吹过是,这里的落叶就像是雨水那样落下。
嬴政身边的儿子与丞相,他停下脚步道:“要下雨了。”
秋雨初霁,云漫南天门,说得就是泰山的秋雨。
几滴雨水落下,落在手掌上还能感受到雨水的冰凉。
李斯望着四周,他想要寻一个躲雨的地方,可是放眼望去,只有四周护卫的甲士,却见不到一处能够躲雨的地方。
不过,扶苏不紧不慢地从身后的田安手中接过竹竿,分别给了一旁的父皇与丞相。
而后扶苏撑开竹竿的机括,便是一把伞。
嬴政与李斯各自撑开了雨水,最后田安也撑开了他的伞,四把伞在山间小道上打开。
正好秋雨落下,这些雨水都落在了伞面上。
扶苏道:“这雨伞是儿臣从鲁班典籍中学来,平日里无事便会想着做出来,曾有人在典籍记录,鲁班常常外出劳作,他将竹子劈成细条,做了一种避雨之物,传闻收拢如棍,张开如盖,不过这些都是传闻,儿臣按照典籍中所记录的传闻,做出了此物。”
田安知道,这把伞其实很精巧,公子在分水与防水的巧思上,颇为了得。
嬴政一手提着伞,听着大雨落在伞面上的声音,雨水顺着雨伞的边沿而下,落在眼前成了水帘。
大雨覆盖了整座泰山,唯有这条山间的小径上,四把漆黑如墨的雨伞,立在雨中。
站在伞下的嬴政迈步从小径走下山,只有衣袍的下摆湿了些许。
扶苏挺满意自己做的雨伞,就是重了一些,大了一些,也好在又重又大,谁能想到泰山的秋雨也会这么大。
随着始皇帝开始走下山,四周的甲士也纷纷下山。
正顺着石阶走着,嬴政道:“上山的路可都修好了?”
李斯回道:“先前送祭器上泰山时修了一段路,如今祭器是在山上了,这大雨下过怕是刚修好的山路又会毁坏,臣会再安排人上山修缮。”
嬴政道:“等雨季一过,就登山封禅。”
“臣领命。”
几人从小径走下了山,刚到山脚下,就有内侍脚步匆匆而来,行礼道;“禀皇帝,博士们回来了。”
嬴政颔首,径直朝着不远处的宅院走去。
站在路边,正淋着雨的徐福痴痴愣在原地,他见到撑着黑伞在雨中闲庭散步的始皇帝,心中升起肃然敬意,在雨中躬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