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子好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子好学 (第3/3页)

眼的并不是秦小篆,而是齐地的文字。

    刚入眼,扶苏便蹙眉神色不悦。

    当初在御史府,扶苏就熟悉过六国的文字,其实字体的形意差别不是太大,勉强能够看懂。

    清闲的时候,王棠儿帮着公子将这些书转译成小篆。

    曲县发生的事很快就传遍了这个车队,还听闻李由闯入各个学子家中搜了不少书籍,这使得不少孔门子弟都没书看了。

    齐鲁博士们听到这个消息,他们觉得是皇帝请孔鲋入秦为少傅,孔鲋拒不回话。

    公子扶苏怀恨在心,命人搜了他们的书。

    当博士们想要问个究竟时,这些人都被廷尉冯劫拦了下来。

    “公子扶苏自小就爱看书,诸位不要闹了。”

    廷尉很有耐心的劝着,始皇帝正在祭祀,这些天都不能见到皇帝,而丞相又在陪同。

    眼前,这些事自然就落在了他这个廷尉身上。

    “公子怎能搜夺孔鲋的书?”

    冯劫又叹了一声,道:“你们可去问问曲县的人,公子扶苏让李士尉写了字据,孔鲋可随时带着字据前来,公子就会将这些书还给孔鲋。”

    “要孔鲋亲自前来?”

    有人这么一问。

    见到冯劫点头,众人登时没了先前的怒意。

    直到王贲带着兵马回来了,看样子是始皇帝与丞相回来了。

    冯劫道:“有什么话,你们可以与丞相说。”

    众人纷纷挥袖离开。

    冯劫面带笑意送别众博士。

    太尉王贲护送回来的自然是始皇帝与丞相李斯。

    王太尉回到了队伍之后,便安排人手进入泰山要连夜派出队伍,将泰山四野都控制起来,始皇帝就要登山了。

    夜里,骑兵往来不绝,战马的嘶鸣声不止。

    泰山脚下,扶苏坐在父皇面前,另一侧站着丞相与王太尉。

    “朕听闻你借了很多书?”

    “儿臣想看看那些书。”

    “借的?”

    听到父皇又强调的问了一句话,扶苏道:“儿臣留了字据,若孔鲋想拿回去,亲自来取,儿臣自会交还,他若不来,儿臣看完了自会还给他。”

    李斯面带意味深长的笑意,道:“公子只是借书,便是尊礼。公子留存字据,示敬重,孔鲋若来取,公子原样归还,此乃信。如此礼,信,敬,学兼备,”

    “公子谦逊有礼,贤名远播,公子好学,天下皆知,公子求学,天下名仕难道都要藏私不授吗?”

    王贲习惯了李斯的利嘴与才能,不然人家怎么能做丞相呢?

    嬴政道:“天亮之后,你与朕一起登山封禅。”

    扶苏行礼道:“儿臣领命。”

    嬴政颔首,面色依旧若有所思。

    翌日,天还未完全明亮,天空是深蓝带着一些灰蒙蒙。

    泰山脚下站满了人,黑压压的秦军齐齐站着,列队成排,站得笔直送始皇帝登山。

    山风吹过,焚香的炉中有青烟飘起。

    扶苏看着,身着黑袍的始皇帝一脚踩在登上的石阶上,而后第二脚跟上,一步接着一步的往上迈。

    扶苏跟在后方,落后两步不徐不疾地跟上。

    而后方以李斯为首的众多文臣武将落后十余步,他们跟在后方肃穆且沉默的跟着。

    身后的脚步声很密集,扶苏再往前走两步,与始皇帝更近些,还能听到呼吸声。

    登泰山是始皇帝考虑了三年的决定。

    当东方的阳光升起,照亮了整片泰山。

    踩着登山的石阶走了已有一个时辰,扶苏回头看去,以丞相为首的队伍远远落在后方,距离更远了。

    朝中大臣有的人已年迈,他们走不快。

    扶苏长出一口气,抬眼望去,登山的道路一眼望不到头。

    这泰山很高,实在是太高了,从这里一路上泰山之巅,从此时出发,大概需要一天一夜,等到了山顶多半是第二天的凌晨。

    始皇帝每迈一步,扶苏便也往前一步。

    若始皇帝身形有些许摇晃,扶苏觉得自己应该第一时间上去搀扶,哪怕始皇帝走不动了。

    就算是背着,扶苏也要将始皇帝背上泰山。

    无它,只因他是始皇帝。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