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丞相府的禁私学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丞相府的禁私学令 (第2/3页)

在这里好不快活,与张苍共事,真是这世上最好的安排。

    张苍其人行事规矩少,而且其人能力强,又有些懒散。

    光是这一点,就让叔孙通十分舒坦,不像那章邯不善言辞,又不善交友。

    章邯是郡守的时候,叔孙通往往为各县的事忙得团团转,但张苍不会,对张苍来说这些小事,他三言两句就将各县的县令摆平了,包括北边的内史郡,也对张苍十分服气。

    司马欣说完一句话,叔孙通就看向了张苍。

    谁知张苍就自顾自地喝着茶,摆出了一副,你们聊你们的,关他什么事情的态度。

    是啊,公子又要修渠了,只要公子没说让张苍参与,那就与张苍无关。

    在座的,其实都是个中高人。

    看遍群书的伏生老先生,还有辛胜老将军,唯独司马欣是最普通的一个,在这些高人中他普通的都有些不像话了。

    见许久没有人接话,叔孙通就道:“是在沛水修渠。”

    司马欣颔首。

    叔孙通与司马欣说着一些“凡人”应该说的事。

    大家都是从渭南最困难的时节,一路走来的老人,自然要团结且互相帮助,说不定将来还能一起为臣。

    叔孙通自然而然要维护这个团体的和谐的,他司马欣虽然很一般,也没什么才能。

    但一群人中,总需要有个踏实办事的。

    再者说爱吃豆腐的人家,都会有一头能拉磨的驴,不是吗?

    叔孙通笑呵呵地又给司马欣倒上茶水。

    此刻的屋外传来了热闹的话语声,辛胜终于站起身,打开门问了一句话,他对屋内安静的众人道:“戍边的孩子们回来了。”

    言罢,辛胜就走出了屋子,给众人关上了门。

    这是渭南郡第一批在长城戍边兵役回来的孩子。

    稂又一次见到了爹娘,他还带来了一卷文书,文书上写着他的军功,斩首多少,以及几次冲阵。

    这些军功足够他得到几百亩地,养活很大的一家人了,因他甚至被蒙恬提拔到了百长。

    辛胜看着这个小伙子,笑呵呵道:“好呀!回来了就好,哈哈!”

    稂整个人精瘦了许多,离开时还是一个半大小子,回来时胡须快遮住嘴了。

    随着他一起回来的应该还有不少半大小子,今天是村子里最热闹的一天。

    稂回到家中,看着已是泣不成声的母亲,还有已长高了不少的弟弟,他将包袱放在案上,就去见老师叔孙通。

    因村子里的热闹,屋内喝茶的众人早就都离开了,当辛胜老将军离开之后,司马欣也走了,在之后余下的张苍也走了,只有伏老先生睡在这里。

    听到外面的屋门被敲响,叔孙通正侧卧在榻上,与先前伏生老先生的姿势一样,看着手中的书。

    敲门的响动又响了两声,叔孙通道:“进来。”

    木门被推开一道缝,稂迈步走入,见到了正在熟睡的伏生老先生,他忙又将门关上,尽量不让外面的风灌入。

    此刻,叔孙通已在榻上坐了起来,他盘膝而坐,问道:“稂?”

    “学生稂,回来了。”

    叔孙通微微颔首,道:“北方边疆如何?”

    “如今蒙恬大将军驻守贺兰山,匈奴人不会再南下了。”

    叔孙通道:“匈奴人不会再南下?”

    稂知道自己的言行不对,又改口道:“只要蒙恬大将军在北方,匈奴人就不敢南下。”

    叔孙通道:“这一走就是三年,苦了你们了。”

    “学生听说,隹带来了上百个学子入关中?”

    叔孙通回道:“确实如此,如今就在关中各县教书,等来年隹说不定能在咸阳任职。”

    “任职?”

    叔孙通接着道:“公子敬业县的所有家仆都编入了户籍,从此你们都是可以为吏,只要你们得到重用,只要你们有才能。”

    言至此处,叔孙通道:“可能是公子想要给世人一个希望,这个希望是只要人们读书学到才能,或者是入军中戍守边关,就能够改命。”

    敬业县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