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7章 是时候出重拳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7章 是时候出重拳了! (第2/3页)

为什么要替换玻璃天花板,用苏泽的话说是玻璃屋顶在太阳强烈的夏季有安全隐患,不过玻璃幕墙就不用拆除了,作为博览会的特殊景观保留下来。

    这场博览会在百姓中引起的讨论甚至还要超过了当年的灵济宫大会。

    灵济宫大会对于读书人是盛会,这是朝廷第一次和在野贤良文学对话,讨论大明的学术和政策。

    而苏泽在灵济宫大会上提出的“四民道德”说,和高拱正在大力推广的实学一起,日益受到读书人的关注,俨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但是水晶宫博览会,是皇帝和百姓同乐的盛会。

    不少京师百姓,在博览会上也见到大明最新的机器,见到了各种新奇的商品,以及海外各种奇珍异宝。

    虽然其中不少东西,大家已经在报纸上读到了,但是实物带来的震撼,可要比文字震撼多了。

    钢铁缫丝机隆隆转动,看着丝锭上缠绕的丝线,看着加热炉中升腾起的火焰,就连普通百姓也感觉到了,新的时代正踏着钢铁和火焰大步踏来。

    太祖成祖时代是什么样子,早已经没人知道,但是和先帝朝比起来,这已经是最好的时代了!

    可有人欢喜有人忧虑。

    吴绍祖在博览会闭幕前就得到了任命,他眼前一黑,但还是立刻动身离开了京师。

    大明官员赴任是有期限的,如果不能按期赶到,吴绍祖可是要被吏部处分的。

    不过这次去琉球上任,通政邮递司对他还是不错的。

    琉球通政署,有主官一名,也就是吴绍祖。

    此外还有市舶太监一人,名叫高顺安,负责就地管理琉球的敕书,敕书就是朝贡贸易的凭证,这名太监就是负责琉球贸易的。

    还有锦衣卫百户一人,名叫张永安,负责琉球的情报。

    另外还有一名在东胜卫战役中立功升迁的百户,名叫赵及,带着三十名参加过东胜卫大战的精锐士兵,护送吴绍祖一行人前往琉球。

    大家都是“发配”琉球的难兄难弟,临行前的几杯苦酒下肚,众人很快就拉近了距离。

    除此之外,跟随吴绍祖一起返回琉球的,还有这次来京师朝贡的琉球使团。

    使团总共有二十人,正使毛国鼎,是琉球世家毛氏的族长。

    琉球有十三家的说法。

    这就要说到琉球的统治基础,也就是所谓的“御座乐”。

    相传这御座乐,是当年琉球朝觐太祖朱元璋,太祖回赐的宫廷御乐,由刘伯温所制。

    当然,这不仅仅是一套御乐,还是一套祭祀、外交、国家典礼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政治仪式。

    无论是国主更迭,还是对大明的朝贡,都需要演奏御座乐。

    琉球十三家,就是垄断了御座乐的家族,其中以琉球王室,也就是尚氏为首,王族四个分支,加上八家异姓贵族组成,几乎控制了琉球所有的职位。

    毛国鼎就担任琉球三司官,这是仅次于国相的要职,但是这位琉球朝贡使,自从入京以后就忧心忡忡的样子,整日在主客司内深居简出。

    但是琉球使团却对水晶宫博览会很有兴趣,特别是听说了水晶宫博览会的立柱是用的炮钢后,整个琉球使团更是震惊到沉默。

    吴绍祖制定的前往琉球的路线,是从京师前往直沽,再从直沽坐船去莱州,然后沿着东南的海岸线抵达澎湖,再往北就可以前往琉球了。

    这也是以往琉球使者入贡大明的路程。

    但是这一次琉球使者,却不是走的这条路,而是从琉球往北进入倭国的海域,沿着倭国海域再入朝鲜半岛,然后渡过渤海湾进入莱州。

    所以在两拨使团离开京师后,琉球朝贡使毛国鼎,就因为归途路线和吴绍祖进行了激烈的争吵。

    毛国鼎坚持要走北线,也就是从朝鲜倭国海岸沿线返回琉球。

    毛国鼎的理由,是琉球到澎湖之间的海域有大量的海盗,使团带着皇帝回赐的礼物,一旦被海盗打劫损失就太大了。

    双方争吵不断,最后吴绍祖也妥协,反正两条路线都要经过莱州,那就先抵达莱州再说。

    一行人抵达莱州港前,锦衣卫百户张永安,带着负责护卫的百户赵及找上了吴绍祖。

    张永安首先说道:“吴主司,这些琉球人有问题!他们一路上都在搜罗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