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8章 《奏请通政司兼领海疆谍报事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8章 《奏请通政司兼领海疆谍报事疏》 (第1/3页)

    “这是?”

    苏泽坐在杨思忠的公房中,将吴绍祖的信件抄本递给了杨思忠。

    “大银台,这是登莱涂巡抚遣快使,送来的琉球通政署吴主司的密信抄本,吴主司的密报过两天应该就能送到京师了。”

    杨思忠的脸色严肃。

    吴绍祖是他的手下,琉球通政署也是通政邮递司上奏请求设立的。

    可吴绍祖还没上任,就出现这样的问题。

    但是,杨思忠更多的是庆幸。

    庆幸吴绍祖是个谨慎的人,还没到琉球就发现了端倪。

    如果等吴绍祖等人羊入虎口,琉球通政署真的被倭人控制,那通政邮递司可真的成了笑话了。

    紧接着杨思忠就是愤怒。

    倭人狼子野心,竟然连大明的特使都想要囚禁控制!

    杨思忠看向苏泽问道:

    “苏翰林有什么看法?”

    苏泽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就一个字:“打。”

    杨思忠看向苏泽,他又犹豫起来。

    没办法,东南倭乱对于大明影响实在是太大,以至于凡是经历过的大臣都留下来心理阴影。

    东南抗倭,几乎将整个大明的经济中心给打烂了,倭乱持续那么多年,朝廷搭进去多少人力物力。

    可最后的结果,也只是驱逐了这些倭寇罢了。

    在大明烧杀掳掠的倭寇,就只是倭国的浪人,以及伪装成倭寇的大明海盗。

    从结果上说,胡宗宪领导的平倭战争,都没有能对倭国产生什么影响。

    而这一次控制琉球的倭人,显然也不是普通的倭人。

    杨思忠消息灵通,也知道倭国如今处于乱世,地方领主号称“大名”,割据一方。

    能够将手伸进倭国的,自然也是“大名”一级的倭寇领主。

    如果要开战,那就是和倭寇本土的势力开战。

    如果战事扩大,再演变成东南倭乱那样的结果,任何一个大臣都是承担不起这样的政治后果的。

    所以苏泽提出要用武力,派遣舰队前往琉球,驱赶占据琉球的倭人势力,就连通政使杨思忠也都犹豫了。

    看到杨思忠的表情,苏泽心道果然如此。

    自己的猜测没错,众臣都被倭乱吓到了。

    这种吓到了,并不是因为倭人强大。

    就比如你是个好汉,有贼人惦记你家的财产,正面作战你当然能打得过贼人,可贼人日日夜夜盯着你,专门等你不注意的时候动手。

    这时候你就是再强壮,也怕被贼惦记着。

    倭寇就是这样,他们藏在大海另一边,本身就是烂命一条。

    他们滋扰海域,抢夺大明的村落,只要能成功一次就是大赚。

    如果失败,那死了就死了。

    苏泽说道:

    “大银台,倭人是畏威而不怀德,如果我们处处忍让,倭人反而会得寸进尺。可如果我们大明表现出强硬来,倭人反而会因为大明的强盛而臣服。”

    这个理由自然不足以说服杨思忠。

    苏泽也明白,这些是不足以说服杨思忠的,由此可见,想要对琉球动兵的阻力到底有多大。

    但是苏泽也不是要杨思忠战队表态,他接着说道:

    “大银台,琉球的事情,苏某自然会上书,但是有一件事,关系通政邮递司。”

    听到苏泽这么说,杨思忠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他说道:

    “请讲。”

    苏泽说道:

    “吴主司说,这些倭人潜藏在京师,刺探我大明的情报。”

    杨思忠有些不解的说道:

    “这件事自然有锦衣卫处理。”

    苏泽说道:

    “京师的倭寇探子,自然应该由锦衣卫处理,但是这些倭寇胆敢假扮使团潜入京师,那在其他开海的港口呢?朝鲜呢?”

    “锦衣卫可管不了这些地方的事情。”

    锦衣卫原本就是御前仪仗机构,但是随着皇权的延伸,逐渐成为了司法和侦查机构。

    但是大明锦衣卫,也绝对不是后世影视作品里的严密情报机构,实际上锦衣卫的主要活动范围是京师。

    除此之外,在特殊情况下,锦衣卫也有外派的刺探军事情报的职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