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1章 群臣疑似有些太极端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1章 群臣疑似有些太极端了 (第1/3页)

    苏泽写完了奏疏,接着查看系统的结算报告。

    【《请设海防备边银并通政司兼领海疆谍报二事疏》通过,从此大明有了海军专门预算,大大推动了大明海军的建设。】

    【港口城市的通政经历所承担起反谍功能,经历所的反谍工作十分有效,延缓了关键技术外流的速度,让大明保持了更长时间的科技领先。】

    【国祚+2。】

    【威望+400。】

    【剩余威望:1120。】

    好吧,海军预算和通政经历所反谍,两件事最后才加了2点国祚,这国祚是越来越难涨了。

    苏泽拿着新写的《奏请设靖海巡防舰队督察琉球防倭事疏》,心想有了前面的铺垫,自己这份奏疏肯定能通过。

    苏泽干脆没有进行模拟,而是直接将奏疏送到了通政司。

    通政司的官员基本上都认识苏泽了,一名年轻的官员热情的接过奏疏,亲自将苏泽的奏疏送到了通政使杨思忠的案上。

    杨思忠翻开苏泽的奏疏。

    苏泽首先还是提出了海防的重要性:

    “窃惟祖宗朝敕封琉球,二百载贡舟不绝。然先帝朝以来,倭奴逞凶,自萨摩州浮海南窥,劫贡船于钓鱼屿,屠民居于那霸港。”

    “琉球使臣郑迵泣血告急,谓‘贡道断绝经年,倭垒密布八重山’。此非独琉球之患,实天朝海防之溃痈也!”

    “今倭寇作乱,谋乱于京师,谋逆圣上,此等穷凶极恶之獠,若是不惩治则百倍祸之。”

    “臣上陈‘靖海巡防’之策,遣舰队宣威于琉球,护贡道、剿岛夷、联琉球,以固东南藩篱。”

    “臣斗胆议设‘彭湖巡检司’,驻兵于澎湖,琉球有敌情可遣兵援之,亦可用来缉私捕盗,安陆靖海。”

    看完后,杨思忠连连点头。

    苏泽这份奏疏确实是老成持重的奏疏,所奏的事情不仅仅可行,还给出了分步走的方案。

    苏泽的方案,就是先派舰队前往琉球,威吓倭寇,然后在澎湖设立巡检司,驻扎舰队,从而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毕竟按照岛津义弘供词,岛津家对于琉球的控制,还是以收买、恐吓等手段为主,加上倭国商人对琉球的经济控制,还没到明目张胆使用武力的地步。

    如今的琉球国主,还掌握了一部分琉球国内的权力,而岛津家也只是萨摩一方大名,还不敢直接挑战大明。

    所以苏泽才制定这样的威吓计划。

    这也不是苏泽不想强硬,而是海军这个东西,还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速成的。

    海军是技术兵种,而且是需要长期操练配合的技术兵种。

    合格的海军军官和海员,在苏泽穿越前那方时空都是稀罕的。

    远洋作战,水文和地理情报也不足,以大明这支新舰队远征,如果吃了败仗,那对于整个海军建设的信心都是毁灭性的。

    而且倭寇贪婪,一旦发现明军海上实力不足,就会再次入侵中原。

    所以苏泽才提议这一套稳健的方案,水师从莱州港口出发,一边操练远洋航行一边前往琉球,在琉球绕一圈,威慑一下倭人,再返回澎湖驻扎。

    日后再以澎湖巡检司为基地,熟悉琉球—澎湖海域的水文气候,等舰队磨合差不多了,再北上琉球,乃至于进军倭国。

    杨思忠也赞同苏泽的方案,但是他却对苏泽的奏疏表示不乐观。

    杨思忠看了一眼自己桌案上的奏疏。

    和这些奏疏相比,苏泽的奏疏实在是太稳妥了。

    杨思忠叹了一口气,他也知道苏泽的奏疏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京师这政治风气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

    “子霖兄!”

    沈一贯冲进了报馆,对着苏泽说道:“兵部曹尚书上书,请求陛下发兵倭国,以平息圣怒!”

    沈一贯又说道:

    “兵部主司以上的官员都附属赞同!”

    “锦衣卫指挥使,成国公朱时泰也上书请求朝廷发兵,不过成国公请求从朝鲜派遣陆军征倭!”

    “六科十三道的言官也都上书请求发兵!”

    苏泽惊讶了一下,这才明白自己失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