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实学的大手 (第2/3页)
拱已经很满意了,实学连天灾都能应对,自然会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只要有更多读书人投身实学,就能发展出更多成果来。
到了今日,高拱才觉得实学有了新学的气象。
苏泽又说道:
“师相,昔日东宫曾经出资一千银元,用来验证疟疾传播中的微虫致病说。今日李医令用微虫致病说确定了水毒病的病因,内阁是不是可以奖励一下,这样也能让更多人投身于实学?”
对啊!这个办法好!
高拱连忙说道:“本官这就向陛下请旨,嘉奖应天巡抚海瑞,并请陛下赏赐李时珍!”
张居正看了一眼苏泽,再次感叹为什么苏泽不是自己的门生。
李时珍得了赏赐,必然会推动更多医家来参与到实学的研究中,这等于又给实学开辟了一大块阵地。
张居正又想到了华阳奖,苏泽以前也用过同样的套路,现在很多工匠都在想着改进机器,这不都是华阳奖的作用?
也不全是,还有版权专利局。
版权专利局可以保护发明人的利益,让发明出新机器的人得到利润,这也是很多商人资助工匠创新的动力。
当真是布局深远啊!
张居正又想起自己正在编纂的《隆庆会计录》,苏泽对于财政问题总能一针见血,也是因为他洞悉了人性。
难道这就是实学?
张居正原本对实学不感冒,但是现在也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
等到众人说完,赵贞吉这才说道:
“今日一早,登莱水师的四艘新舰,加上山东海防巡检司的六艘福船,已经向琉球起航了。”
张居正心中一动,自己的长子张敬修作为一名实习军官,就在舰队的旗舰上,也随着这次舰队巡检琉球。
作为父亲,张居正自然有点担心,但是他又不能表现出来。
赵贞吉继续说道:“倭人那边会怎么反应?苏子霖你有什么想法?”
苏泽说道:“以下官对倭人的了解,倭人‘畏威而不怀德’,见到我大明水师强盛,必然会退出琉球。”
听到苏泽这么说,张居正稍稍放心下来。
苏泽继续说道:
“但是沿海各地,也要做好防倭的准备,特别是我大明港口繁华,不仅仅要防范倭人,也要防范海盗。”
“所以苏某以为,应该由兵部牵头,在沿海建设炮台,防备海盗。”
“特别是直沽,扼控海河交汇之处,距离京师又近,当年成祖就在直沽建造炮台,如今更应该更换新炮。”
赵贞吉也满意的点头,苏泽这是做好了充分的预案,港口建造炮台也是必要的,这对于兵部来说也是一大笔的功劳。
这就是苏泽的魅力了,就算是兵部也要承认,苏泽是公事公办的,没有因为和兵部之前的争议,在公事上打压兵部。
这时候压力反而落在了兵部头上,最近几次处处针对苏泽的行为,就显得兵部有些无理取闹了。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能像苏泽这样的,你首先要有一个一心为公的人设,才能让人无法进行道德攻击。
而到了就事论事的领域,自然就没人是苏泽的对手了。
一天后。
皇帝也对海瑞在应天府的工作很满意,很快就下旨表彰了海瑞,同时给李时珍赏赐一千银元,用来表彰他在水毒病中的作用。
得到了消息后,苏泽立刻在《乐府新报》上刊登了皇帝的嘉奖奏疏,又用一个版面介绍了李时珍的成果。
果不其然,示范的效果是显著的。
很多医生都开始研究病症,从原本的务虚理论中寻找实证的解释,就算拿不到皇帝的奖金,如果能和李时珍一样在报纸上占据一个头版,那不也能成为留名青史的大医者?
谁不想要留名青史啊!
京师另外一则消息,就是经过重新翻修,水晶宫博览会重新开放,从现在开始,每个休沐日,大明百姓都可以参观。
而且这一次展览会还多了一个新的设备,这是一台奇怪的机器,功能是从井里抽水。
而博览会的主展馆也做了改造,利用竹管和稻草泼水降温,可以有效的降低场馆内的温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